空污防制成效顯著 齊力推動臺灣環境永續

依照「空氣污染防制方案」未來4年將投入511億,持續擴大空污減量成效,不僅要從源頭及管末同步著手改善,也要善用科技執法,讓臺灣的環境能夠永續。

文:吳郁涵|圖:編輯部

政院長蘇貞昌昨(10)日在行政院會聽取環保署「空氣污染防制成效與展望」報告後表示,依照「空氣污染防制方案」未來4年將投入511億,持續擴大空污減量成效,不僅要從源頭及管末同步著手改善,也要善用科技執法,請各部協同地方政府全力推動,讓更多民眾及業者願意齊心合力,讓臺灣的環境能夠永續。

蘇貞昌強調,近年來在環保署與各部會、地方政府積極推動下,空污防制成效顯著,值得肯定。整體而言,全國PM2.5紅色警示次數由2018年997次到去年已大幅下降到146次,改善率高達85%,遠超過原訂定目標。

蘇貞昌指出,就區域而言,過去在秋冬季節,較容易受空污影響的南部地區,空氣品質也有明顯改善,例如高屏地區紅色警示次數,改善率達100%,由2018年的120次,去年已降為零次;雲嘉南地區改善率也達9成,由99次降為9次,而今年7月中旬曾在院會報告的「濁水溪揚塵改善」案,揚塵事件也較兩年前減半。

蘇貞昌表示,在國營事業設施方面,已投資新臺幣90 幾億元的臺中電廠1至4號機空污改善工程。今年初完成後,防制空污效果大增,去年空污排放量已較2016年減少一半,預估5年後可更進一步減量近8成;他也已在去年5月再核定5至10號機的空污改善計畫,將繼續投入近150億元,可看出政府對改善中火空污的真心誠意跟用心、用力。關於港區污染方面,高雄小港站二氧化硫排放,去年比起2016年也減少一半。

另外,二行程機車的汰舊換新政策,感謝經濟部、交通部及相關部會通力合作,減少達91萬輛、近6成;工業及商業鍋爐改善,原訂目標2,800多座,實際達成3,700多座,感謝環保署、經濟部、地方政府,尤其廠商配合。

蘇貞昌說明,今年5月已核定下一期(2020年至2023年)「空氣污染防制方案」,預計4年投入511億元,持續擴大空污減量成效,從源頭及管末同步著手改善,也善用科技執法,請各部會協同地方政府全力推動,盤點轄管範圍內可再為降低空污的努力之處,也請各部會提出更周延的規劃與配套措施,以貼近民意的方式,以有效達標的做法,讓更多的民眾及業者願意齊心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