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日報【記者張英傑/台北報導】
針對中正紀念堂轉型進度,文化部長史哲今(2)日接受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質詢時,他坦言,民進黨執政7年,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作為,「確實是不盡如人意」。
史哲今天首次赴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就「文化部振興計畫」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詢,吸引大批媒體採訪;邱顯智則詢問史哲,民進黨執政7年,中正紀念堂轉型進度。
對此,史哲坦言,我必須承認,不管是以促轉會所作的結論為標準,還是以受難者家屬的期待為標準,我們這7年,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作為,「確實是不盡如人意」。
邱顯智追問,那有及格嗎?史哲則說,我恐怕沒有辦法用這樣的方法來評論,這個是特殊的案件,過於把它規格化或是用一般性來比擬,我覺得也不是很好。特別它就是一個威權關鍵的象徵,它本身問題就是權力。
史哲說,它的改變,本身也是一個權力的問題,誰有這個權力改變、改變成什麼,對這個事情相對謹慎,某種程度上也是這個議題的本質,所反射出來的問題。
邱顯智又追問,我剛剛提到就是完成度,你可不可以自評,究竟完成了多少?史哲詢答,它的完成是有形跟無形的,確實在有形的完成度上,進展的不多,但是在展覽相關的內容上,確實是已經大幅度的去除個人化了。
史哲也說,包括我們所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包括這次民間進行空間想像、朝野所發表言論,我個人覺得在無形的準備工作以及心態上,有蠻大幅度的進展。
史哲指出,最近朝野的發言,我看到了一些曙光,這是無形的進展當中,很不容易的一步,不管是專家薛化元所提出來的,把「中正紀念堂」轉型為「歷任總統圖書館」,也有受難者家屬表示支持。
史哲說,而台北市長蔣萬安所提出來,將中正紀念堂轉型為「建設台灣紀念館」,認為建設台灣不是某個個人、黨派或族群的功勞;史哲也說,如果大家都有共識中正紀念堂去個人化,那中正紀念堂組織條例的名稱,就必要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