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有具/綜合報導
烏俄局勢牽動國際社會看待兩岸緊繃關係的可能發展,前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何瑞恩(Ryan Hass)7日在《紐約時報》撰文表示,隨著瓦格納集團兵變威脅俄國總統普丁的權力,加上爆發逾1年的俄烏戰爭影響中歐關係,他認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普丁的兄弟情「可能已經到頂」,也指俄羅斯的問題也讓習近平在台灣議題的謀劃變得複雜。
何瑞恩是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也曾是歐巴馬政府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主任。何瑞恩指,俄羅斯的問題,讓習近平在台灣議題謀劃變得複雜,因為烏克蘭戰爭表明了,只靠軍事力量不能保證打勝仗;而打不了勝仗,就可能招致領導層權力受到挑戰,所以引發台海戰爭對習近平來說可能是災難性。
何瑞恩也認為,中方對台美之間咄咄逼人的說辭,和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演習的威脅,都可能適得其反,不但讓反對迎合中國的候選人聲勢更強,更會激起美國與國際社會對台灣更強烈且明確的支持。他分析,對習近平來說,最佳平衡點就是在不引發局勢持續升級的同時,展示出強硬和堅定的立場。
他在紐時撰文指,習近平10年前成為中國領導人後,將普丁視為與自己一樣,是對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懷有敵意的強勢領導人,還稱普丁為「最好、最親密的朋友」,但有跡象表明,兩人的友好關係可能已經降溫,「兄弟情可能已經到頂」,因為繼續大力支持普丁對習近平已經無甚益處,普丁的麻煩對中國的雄圖偉業也沒有幫助。他直指,上述演變,關鍵是因為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6月底發生兵變,暴露了普丁已無法保證能夠長期掌權。
另一方面,中國一直尋求擴大在亞洲的影響力。當俄烏戰爭初期,中國希望藉著戰爭,將美國的注意力從亞洲帶走,但相反的,戰爭開始以來,美國及其亞洲盟友,在中國周圍建立了更強大的軍事行動,最近還在限制中國獲取關鍵技術方面更加團結。
因此,何瑞恩提到,若習近平要堅決削弱美國來遏制中國,就也必須一同改善中國與歐洲的關係,防止歐洲、美國聯合抗中,要實現這目標,就是在俄烏衝突中更明確的重新定位,扮演「和平締造者」,甚至重新調整中國外交政策,或有理由利用自己對俄羅斯獨特的影響力,敦促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