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正寬
雖不至於用到「誤上賊船」來形容,但用臺灣話「頭洗了,不剃也不行」來形容在我寫完〈荷據時期的臺灣歷史文獻〉之後,不得不趁勢繼續整理撰寫〈明清時期的臺灣歷史文獻〉,以應我那拜把老友研究之需;當然也可以讓老朽有動動腦筋的機會,藉免太早惹來無情的愛滋海默上身。
根據史籍紀載,明永曆15(1661)年鄭成功由金門率軍經澎湖至鹿兒耳門登陸,驅荷復臺。將臺灣改名為東都,置承天府,設天興、萬年二縣。永曆16(1662,清康熙1)年,荷蘭人投降。永曆16(1662)年12月(西曆為1662年2月)鄭成功去世,鄭經繼位。明永曆18(1664)年鄭經棄守金、廈,退守臺灣,改稱東都為東寧,天興、萬年二縣升為二州。明永曆35(1681)年鄭經去世,監國鄭克臧被殺,鄭克爽繼位。明永曆37(1683,清康熙22)年,清將施琅攻克澎湖,鄭克爽降清,歷22年,是為「明鄭時期」。
清廷原以臺灣彈丸之地,擬棄之,施琅因上〈臺灣棄留利害疏〉,力主保留臺灣。清康熙23(1684)年清廷遂決定將臺灣收入版圖,設臺灣府,隸福建省,設府治於今臺南。改天興洲為諸羅縣;萬年州分為臺灣、鳳山二縣,臺灣縣為府附郭。清廷頒布〈渡臺禁令〉,渡台者不准攜眷,且嚴禁惠、潮之民渡臺。直到光緒21(1895,日明治28)年,因為甲午戰敗割讓臺灣給日本,其間清朝統治臺灣共212年,迄日據前設一省三府一直隸州十一縣四廳管轄臺灣,是為清領時期。
明鄭時期清領期間,清朝曾纂修府、廳、縣志約二十幾種,原來清代臺灣省巡撫衙門、布政使司、各府、州、廳、縣,都典藏相當多的檔案史料,但由於清代臺灣戰亂多,政府機關也沒有設立專責機構保存,而且臺灣氣候又比較潮濕,所以很多檔案佚失。目前台灣島內被保存下來的清代檔案,只有「淡新檔案」和「劉銘傳撫臺檔案」兩種而已。民國三十八年,中央政府遷臺後,曾經將重要的清代檔案運到臺灣來。這些中央政府搬運到臺灣來的檔案,都成為珍貴的臺灣文獻。現在就將明、清時期有關於臺灣歷史文獻,簡要列述如下:
壹、明鄭時期歷史文獻
一如前述,明鄭時期是自永曆16(1662,清康熙1)年,鄭成功驅荷復臺。將臺灣改名為東都,置承天府,至明永曆37(1683,清康熙22)年,清將施琅攻克澎湖,鄭克爽降清止,僅歷22年,又是兵荒馬亂,可茲舉列文獻甚少。兼以明初洪武,臺灣史事,不見記載,斯時倭寇騷擾沿海各地,太祖令遷沿海居民於內地。到成祖即位後,倭焰漸衰,海禁稍弛。永樂、宣德之際,乃有鄭和及王三保者,來臺灣之說。茲將研究臺灣明鄭時期的歷史文獻,可供參考者列舉如下;
《東番記》 萬曆31(西元1603)年,陳第撰,最早記鄭和來臺之事,堪稱臺灣首篇遊記文獻。
《臺灣輿圖考》 沈光文撰,成書年代欠詳。本書初見於范咸《續修臺灣府志》及謝金鑾、鄭兼才合纂《續修臺灣縣志》,連橫《臺灣通史‧藝文志》皆有轉錄,惜有目無書,未得其詳。
《從征實錄》 明永曆年間,楊英撰。作者籍貫欠詳,此書為作者追隨鄭延平,辦理糧務,大小征戰,按年逐日之見聞紀錄,可為另類記遊文學,亦為研究延平事蹟,最珍貴之第一手史料。
《閩海贈言》 明崇禎年間,沈有容輯。有容字士弘,又字瀛海,寧國宣成人。明萬曆武舉,30(西元1602)年12月初旬,率師夜過澎湖,32(西元1604)年冬,荷人韋麻郎艘聚千餘人次澎湖求市,有容求舟直抵韋麻郎,曉以事理,荷人引退。該書所輯,乃閩省士紳所贈言,卷一為碑,卷二為序,卷四為古風,卷五為七言律詩,卷六為五言排律、七言為排律及七言絕句,卷末為「家言」,有叔懋學,弟有則兩人詩。
《臺灣賦》 沈光文撰,著作年代欠詳。此書初見於范咸《重修臺灣府志》之〈藝文志〉,後謝金鑾與鄭兼才《續修臺灣縣志》之〈藝文志〉亦有轉錄,但俱僅賦一卷,餘稿散佚。
《文開詩文集》 沈光文撰,頗多記錄當時旅臺風土民俗之見聞,著作年代欠詳。范咸之《重修臺灣府志》,謝金鑾、鄭兼才《續修臺灣縣志》及連橫《臺灣通史》皆有收錄,其稿已迭。
《釣璜堂集》 明永曆年間,徐孚遠撰。孚遠字闇公,晚號復齋,江蘇華亭人,崇禎舉人,文章氣節,彪炳一時。延平入臺啟疆,孚遠亦攜家佃於新港,殆延平卒,完髮以死。
《留菴詩文集》 明永曆年間,盧若騰撰。盧氏字閒之,一號留菴,同安浯州人。崇禎12年(西元1639年)進士,延平克台,永曆18年(西元1664年),追隨鄭氏,但航至澎湖病歿。
貳、清領時期歷史文獻
《清代內閣大庫原藏明清檔案》 是宣統2(西元1910)年由內閣移交學部。民國元(1912)年教育部設國立歷史博物館儲存這批檔案,後賣給李盛鐸。民國17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先生,建議蔡元培院長買回。民國19年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開始整理該批檔案,並出版明清史料甲、乙、丙、丁四篇,各十冊,一共有四十冊。民國38年,選擇三十餘萬件重要的裝一百箱,隨中央政府搬運到臺灣,目前保存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該所遷臺後繼續編印明清史料,從戊篇到癸篇。加上民國19年出版的四篇,一共有十篇一百冊。這些檔案史料包括了8,200多件,有一萬頁之多,統稱為《明清檔案》。當中,丁篇有關鄭成功的文獻相當多;戊篇則全部是有關臺灣文獻;其他各篇也多少有一些關於臺灣的資料。
到了民國70年11月,該所把尚未開箱的檔案整理後,從民國75年6月起,由聯經出版公司出版《明清檔案》。其內容包括清代的社會、吏治、財務、經濟、軍事、司法、教育、考試、外交、邊疆等一切庶政的紀錄都包括在內,而以清乾隆、嘉慶年間為最多,其中有關臺灣的資料也不少[1]。
《故宮清代檔案》 故宮博物院民國14年10月成立後接管清宮所藏文物、檔案。民國37年12月,經過挑選分批遷運臺灣。民國38年這批檔案儲存台中縣霧峰鄉北溝。民國54年8月搬到台北市士林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典藏。大致可分為宮中檔、軍機處檔、內閣部院檔、史館檔等四種,總計達四十餘萬件之多,是很珍貴的史料[2]。例如《宮中檔》中有涉及臺灣事務的奏摺不少,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譬如清廷的治臺政策,地方官吏的經營臺灣、撫綏原住民、土地開發、農業生產、雨水、糧價、分類械鬥、秘密會黨的活動、民變事件,以及中外交涉等各項資料都在此批檔案中。又如康熙60(西元1721)年朱一貴事件,雍正年間的秘密會、臺灣父母會,臺灣特產的進貢等資料都包括在內。
《軍機處檔》也有包括臺灣資料,例如臺灣彰化小刀會、康熙46年到乾隆49年的臺灣米價、乾隆年間臺灣人口的統計等都可以找到這些寶貴文獻。
《清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清檔》 清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清檔,是該衙門「清檔房」就是原稿加以謄清裝訂成冊的檔案,以及一小部份的原檔。該批檔案是民國44年由外交部移交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保管。經整理後有六千多冊,共約五千多萬字,年代從清10年到宣統3年。就文件的種類來說,有奏摺、上諭、照會、咨文、申呈公私函件、稟文、告示、諭示、調查報告、說帖、條約、章程、合同、匿名揭帖、供詞等檔案。其內容並非限於外交、國防,可概略分為26類:即四國新檔、辦理撫局、海防、各國教務案、各國立約換約、各國使領、地方交涉、租地租界、通商稅務、禁領緝捕、邊防界務、航務、各省礦務、籌借華洋商款、出使與設領、越南檔、朝鮮檔、澳門檔、西藏檔、緬甸檔、各國賽會公會、保和會、紅十字會、辛丑議約、庚子賠款、收發電及其他等。
已經出版的有海防檔、礦物檔、中法越南交涉檔、四國新檔、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教務檔。這些已經出版的各種檔案之中,每種檔案均有一些有關臺灣的史料。例如:海防檔已經有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將其中有關臺灣的資料,選出集成《臺灣海防檔》兩冊。在《越南檔》中也經過選擇,集成《法軍侵臺檔》四冊和《法軍侵臺檔補篇》。四國新檔、礦物檔、中日韓關係史料及教務檔當中也有不少的臺灣史料。其中中日韓關係史料當中,有正件、附件,150餘件。大多為光緒20年至光緒21年,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媾和訂約,割讓臺灣、成立臺灣民主國,抗拒日軍、志士戰敗、劉永福內渡等資料。教務檔亦不乏與臺灣有關的史料[3]。
《淡新檔案》 是指清代臺灣淡水廳、臺北府和新竹縣的檔案,目前收藏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清代臺灣所有的府、州、縣、廳檔案,目前保存下來的只有淡新檔案。該批檔案是光緒21(西元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後,由日本臺灣總督府新竹地方法院接管,後來轉送臺灣總督府高等法院,當時叫做「覆審法院」,保存下來。以上三種檔案是中央政府播遷臺灣後,從大陸上搬運到臺灣來的清代檔案,而淡新檔案本來就是在臺灣保存下來的第四種清代檔案。
日本昭和11(西元1936)年,由高等法院送給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作學術研究的材料。光復後,淡新檔案由臺灣大學接管,並移送法學院保管。後來經由戴炎輝教授主持整、修補完成。內容從嘉慶17(西元1812)年到光緒21(西元1895)年割讓臺灣為止的淡水廳與新竹廳檔案,共有1,163案,戴教授將之分為行政、民事、刑事三個部門。其中行政部門最多,共有574案;民事部門有224案;刑事部門有365案。如果將民事與刑事合稱為司法部門的話,則共有589案。也就是說行政部門與司法部門,其數量約略相當。[4]民國60年8月,戴教授將淡新檔案的行政部門選錄475案,定名稱為《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篇》初集,一共有四冊,由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為臺灣文獻叢刊第295種出版。
後來這批檔案由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圖書館,拍攝成微縮捲片,共計有33捲,現在國家圖書館保存此微縮捲片一部。這批檔案雖然有些損傷,但仍然是目前最完整的一部臺灣清代檔案,儘管並不是清代臺灣的全部檔案,但卻是清代臺灣各州、縣、廳唯一留下來的檔案,所以就特別的珍貴。
淡新檔案不但可以作為研究臺灣法制史的史料,也是研究臺灣地方政治,社會經濟的良好材料。戴炎輝教授所著的《清代臺灣的鄉治》這部書,參考引用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就是淡新檔案。[5]
《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 是指清代光緒年間恆春及彰化兩縣的部份檔案。目前收藏於國立臺灣博物館。該批檔案共有164件,是在日治時代就已經裱好,且原藏於臺灣總督府文教局博物館[6]。民國42年,由該館研究員馮用先生著手整理。
該批檔案是從光緒2(西元1876)年到光緒21(西元1895)年間的文獻。馮先生整理後寫成為《劉銘傳撫台檔案整理輯錄》,分為:劉公出處、設防、撫番、清賦、理財、鐵路、郵電、礦物、樟腦、建省、洋務、鴉片、風災、風化、人事、沈葆禎建祠等十六類,刊載於《臺灣文獻》第七卷第三、四期合刊本及第八卷第一期。民國五十八年,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再把這批檔案的全文重加整理刊行,編為《臺灣文獻叢刊》第276種出版,書名叫做《劉銘傳撫台前後檔案》。
《臺灣文獻叢刊》是指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46 年陸續出版的《臺灣文獻叢刊》[7],總計310種之中,幾乎每一本都可以研究臺灣歷史的文獻。按《臺灣文獻叢刊》係由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周憲文先生編印。民國35年(1946)冬,周先生辭去臺灣省立法商學院院長兼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院長,即入臺灣銀行創立經濟研究室(初稱金融研究室,後改今名),以研究臺灣經濟為唯一宗旨;由研究臺灣經濟而彙輯臺灣史料。創刊之初,固嘗未為部分人士所了解;但由於周先生個人的精神與熱情,乃獲得各方的支持與協力。隨後以時間的推移,基於「臺灣研究」的需要,其搜輯範圍亦有所擴展。此所以自46 (1957) 年8月至61 (1972) 年12月的15年歲月中,能陸續出版這一叢刊至310種、595冊的成果,對臺灣歷史研究貢獻厥偉。
打從今(112)年6月13日完成〈荷據時期的臺灣歷史文獻〉後,終於今天又將〈明清時期的臺灣歷史文獻〉整理完成了,估計應該沒耽誤到我這位正在研究臺灣歷史朋友的研究進度吧?不過接下來的〈日據時期的臺灣歷史文獻〉因為個人要出國數月,可能會拖欠一段時日,抱歉囉!
[1] 例如乾隆元(西元一七三六)年十二月巡視台灣御史的白起圖等為番民恣行不法責參疏誤官員等資料都在其中保存了下來。如果要明暸這批檔案的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李光濤先生所寫的<明清檔案與清代開國史料>,此篇文章刊在《臺灣文獻》季利第二十卷第二期,民國五十八出版。另外,則可參考張偉仁教授的《明清檔案》第一冊的<序文>,該文中有提到這批檔案的詳細內容。
[2] 有關故宮博物院的檔案資料,可以閱讀吳哲夫先生與莊吉發先生合著的<國立故宮博物的檔案圖書>,該文刊載於民國七十七年漢學研究中心所編的《臺灣地區漢學資源選介》。另外,莊吉發先生寫的一篇<文獻足徵—故宮檔案與清代臺灣文獻研究>,刊登於民國七十九年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所編的《臺灣文獻資料合作發展研討會各單位典藏報告彙編》,此二篇都值得參考。
[3] 如欲進一步的瞭解清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清檔內容,請參考呂實強教授所寫的〈總理衙門檔案中的有關臺灣史料〉,本篇文章刊在《臺灣人文》創刊號中,是民國六十六年出版的。
[4] 戴教授再把行政、民事、刑事三個部門分別整理。將行政部門分為總務一百案,民政九十一案,財政一百案,建設七十一案,交通四十七案,軍事六十一案,撫墾一百零三案;民事部門分為人事十三案,田房一百三十八案,錢債六十八案,商事五案;刑事部門分為總務一百二十案,人身自由六十一案,財產侵奪一百二十三案,公共秩序十九案,風化四十二案。
[5] 如果想進一步瞭解淡新檔案內容,請參閱戴教授所寫的<清代淡新檔案整理序觀>,這篇文章刊在《台北文物》第二卷第二期,是民國四十二年八月出版。另外,戴教授也在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的「臺灣文獻叢刊」第二百九十五種的<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篇>的弁言介紹該檔案的傳承內容及其史料價值。
[6] 該館光復後改稱為台灣省立博物館,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精省後改稱為國立台灣博物館。
[7] 參考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tdb=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臺灣文獻叢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