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陸懷恩/台北報導
人工智慧(AI)發展已成為繼電腦、互聯網後,影響21世紀發展方向最關鍵項目,很多人疑問,具超強演算能力的AI,是否可能哪天就超越人類最優秀的數學家了。對此,著名數學家、國際基礎科學大會主席丘成桐認為,從目前看,AI無法識別幾何背後的定律,更無法識別數學與其他科學間的關聯;他說,AI不會代替人類思維。
暑假即將結束,國際知名數學家、擔任兩岸院士的丘成桐,稍早參加大陸首屆基礎科學大會青少年專場活動「科學家面對面」現場,和一批來自高中和大學的青年學子與在場科學家,進行一場探究式的學術討論交流。
現場,在談到數學發展趨勢時,現任大陸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的張平指出,數學的各分支交叉融合,關係越來越緊密,也促進了數學學科本身的發展。丘成桐說,數學的各個分支都是融合一起的,各個分支都學好了,才能有能力處理不同場合出現的數學問題。
在回答學生提到「學習過程中感到迷茫」問題時,廣東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指出,學習不一定是學一遍就能學會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反覆學習,還要不斷與其他人討論、交流,把不會的地方講出來,直到真正掌握。
科學研究路上遇到困難時,如何調整情緒?對此,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研究所執行所長辛周平表示,做研究遇到問題是普遍現象,這時需要多和他人交流,每個人看問題角度都不同,或許別人觀點會給你帶來不同看法。丘成桐則表示,當學習遇到問題,可以多看一些書,多聽一些演講,尤其是大師的演講,他們的想法很可能帶給你啟迪。
朱熹平指出,學術研究道路很漫長,要跑得遠需經歷漫漫征途。在這條路上,往往收穫成功的時刻是比較少的,大部分時間可能要經歷失望或者苦惱。他勉勵青年學子沉住心,在長時間的歷練中成長得更好。
張平表示,基礎研究難度高、耗時長,只有持之以恆、持續攻關,才能產出具有世界影響的重大原創型成果。
這是大陸舉辦的首屆「國際基礎科學大會」青少年系列活動,由北大、清華大學等校,聯合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舉辦。目前,清華大學特別在學校成立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