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國造爭議不斷 淪為政治工具

(圖/取自中華民國海軍臉書)
(圖/取自中華民國海軍臉書)

主筆室/獨家報導

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訂於28日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比原訂計畫提前,趕在選舉政治旺季舉行,再加上「下水不是真的到水裡去」,因此被諷為「政治下水」;專案召集人黃曙光更加碼表示,期待2024年底前將首艘國造潛艦交付海軍,希望2025年完成3艘,2027年達成4艘,這種「期待與希望」是最不負責任的政治支票。

在在顯示,攸關台灣國防安全的潛艦國造已淪為宣揚蔡英文總統政績,拉抬民進黨總統大選聲勢的政治工具。

潛艦國造政治化

根據國防部規劃,潛艦國造在2015年底前進行公開招標選商,從構型設計到首艦建成約10年時間,最快2024年首艘原型艦下水,再進行1年戰術測試後2025年正式成軍。潛艦建造進程超越規畫當然令國人感到鼓舞,但退休將領質疑,潛艦原型艦28日預定舉行的典禮不是「下水」,因為典禮是在水泥地的廠房內舉行,而不是可以放水的船塢。

面對外界聲稱潛艦趕著9月下水是「政治下水」,並將在明年520蔡英文總統卸任前完成泊港測試(HAT),以及出海測試(SAT),讓潛艦「政治成軍」,黃曙光則說,沒有政治下水,或政治成軍,「我們不會把潛艦官兵生命安全及戰力去做政治交易。」

政治下水爭議尚未平息,原型艦距下水、完成所有測試、正式建軍加入戰鬥序列還有漫長過程,曾任參謀總長、目前為國安會諮詢委員的黃曙光又向媒體透露「2025年3艘,2027年4艘的期望與期待」,難怪台灣媒體立即挑戰,就算台船公司現在開始全力建造,若能在2025年如期完成,台船不僅是台灣之光,更創下金氏紀錄,否則只是張空頭支票。

《路透》也引述黃曙光報導,台灣希望在2027年前至少部署2艘自行發展的潛艦,第二艘可能配備最先進的飛彈,以強化對中共海軍的威攝,而對國內媒體的說法卻是誇大的4艘,兩者差異極大,蔡政府內外有別,大玩「數字遊戲」,顯然大內宣更為重要。

若再考量國防部113年度預算案,針對國造潛艦「後續艦」未編列預算,卻宣稱要在短短2年時間,從無到有要造出3艘潛艦,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偏離現實的過度政治操作絕對經不起考驗。

20253艘國造潛艦海市蜃樓

黃曙光在一個內部簡報中並指出,對中國軍艦穿越接近日本西南部的宮古海峽,或是分隔台灣與菲律賓的巴士海峽,台灣潛艦是「戰略嚇阻」,能使中國在第一島鏈內不能輕舉妄動。事實上,潛艦國造仍在初步階段,擁有71艘核子潛艦和相對優勢的美國海軍也不會出此狂言,反而對中共海軍加速現代化感到憂慮。

最諷刺的是,《華爾街日報》報導,規模空前的中共戰機與軍艦進入台灣鄰近海域與空域進行演練,一反過去配合宣傳恫嚇,中共這次保持緘默,就是要訓練強化包圍台灣的能力,破壞對台灣有利的天然條件,阻止美國馳援,而其場域早已超越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中方另一個目標是利用這些行動造成新常態,也就是消除台海中線,自由進出第一島鏈。

台灣確實需要強化國防戰備,若潛艦國造順利完成將構成重要國防支柱,但蔡英文政府宣稱要以仍屬「紙上談兵」的潛艦令中共動彈不得,未免過度誇大,脫離現實,而軍人無法堅持專業,卻服務政客是台灣安全另一個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