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呂志明轉戰中醫

嘉康中醫診所開幕嘉賓雲集
嘉康中醫診所開幕嘉賓雲集

記者林冬白/台中報導

六月下旬台中南屯區嘉康中醫診所開幕茶會,簡單而隆重的剪綵儀式,嘉康中醫診所院長呂志明醫師邀請了梧棲本源堂蔡本橋醫師,群景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所長蔡慧玲總裁大律師,國祐中醫院長許國英醫師等擔任剪綵嘉賓,在眾親朋好友的祝福下,熱鬧迎接嘉康中醫診所的開幕。

左二:蔡慧玲律師,左三:蔡本橋中醫師,左四:呂志明院長,左六:許國英醫師
左二:蔡慧玲律師,左三:蔡本橋中醫師,左四:呂志明院長,左六:許國英醫師

呂志明由科技人轉戰中醫界,開創第二個人生,令人訝異的是,嘉康中醫診所呂志明院長大學是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畢業,研究所也是念交大電子所,畢業後在新竹科學園區擔任晶片設計工程師共12年,待的還是晶片設計大廠聯發科。

為什麼會放棄高薪工作,轉戰中醫界呢?

呂醫師談到: 許多人都會認為是不是聯發科太操,所以才轉中醫,其實剛好相反,呂志明是因為待在聯發科最後一年沒甚麼事做,才會決定進入中醫。

原來呂醫師在聯發科一開始是電視晶片設計工程師,幾年之後轉而擔任電視晶片專案經理,然而聯發科主要營收大部分來自手機晶片,電視晶片在公司算是弱勢部門。呂醫師說:受限於產品特性,電視晶片市場有限,你家每個人都有至少一隻手機,而且大概三年就會換一隻,但是一般家庭只會有一台電視,而且一台電視可能用個十年才換,電視的市場規模與手機根本不能相比。但是電視晶片的複雜度不比手機晶片差,一樣要耗費大量人力與經費,於是公司開始把電視部門的工作移往大陸與子公司以降低成本,總公司的人則大多被分配至手機部門。

離職的原因,竟然是沒有同事可以一起吃午餐

但因為是專案經理,必須負責電視晶片計畫的後續量產事宜,比方晶片測試,出貨等,部門其他同仁轉戰手機事業群後,呂醫師必須留下。原本中午可以跟部們同事一起吃飯聊天,現在卻只能一個人吃飯,加上留守電視部門做的都是一些較不具挑戰的事,強烈的孤獨感與失去舞台的落寞感讓呂醫師興起了轉業的念頭。

為何會選中醫當轉職的目標?

呂醫師有一個交大電子的同學,同時也是室友,兩人認識已經三十年,目前是國祐中醫院長許國英醫師,他原本也在科技界,早四年投入中醫界,因為他的關係,呂志明對中醫也有些興趣。有一天跟同學吃飯聊天時,談到目前遇到職涯瓶頸,過得很不快樂,也不知道還能在科技界能待多久,有位同學想到,許國英同學已經先考上中醫了,你要不要跟他聊聊?

就這樣,我當天打電話給許醫師,談過之後覺得還蠻不錯的,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幫助家人照顧身體,又可以工作到很老的工作,不像科技界淘汰率很高,感覺40歲就蠻老了。所以隔天就跟老闆提辭呈了。那一年是2012年,剛好呂志明40歲。

呂醫師與親朋好友合影
呂醫師與親朋好友合影

考中醫的過程孤獨又艱辛

中醫特考制度在2011年走入歷史,從此要當中醫師只能先考進醫學院,畢業後再參加高考取得中醫師資格,大學有中醫系的學校有兩所,分別是長庚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需要讀七年。另外有學士後中醫系,必須有一個大學文憑才能報考,只需讀五年,目前中國醫藥大學,慈濟大學與義守大學設有學士後中醫系。呂志明當時決定考學士後中醫系,所以就報名了補習班,因為要考試的科目包括生物、有機化學等,在高中、大學時都沒學到,所以可以說是從零開始,當時已經40歲了,記憶力大不如前,所以一開始念的很辛苦,加上是在新竹補習,沒有實體課程,只能看錄影帶上課,那時候就是一早到補習班,一個人坐在狹小的隔間看錄影帶,中午一個人外出吃飯,吃完飯再一個人回到補習班唸書。

第一年考試時,因為課才上完大概一星期,根本還沒消化吸收,很不幸的,全部落榜。這對呂志明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原本一輩子沒甚麼太大挫折,那陣子信心開始動搖,不知道明年能不能考上,因為其實很多人再補習班蹲了好幾年,最後還是沒考上,想著萬一再考不上是否要回科技界?回去是不是還能找到工作。

後來還是定下心來,每天固定到補習班念書,隔年終於考上了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

呂醫師與昔日醫院同袍合影
呂醫師與昔日醫院同袍合影

充實的五年醫學院訓練,培養了厚實的中醫實力

學士後中醫西要唸五年,三年時間在學校,跟大家想像的不一樣,我們一半時間念中醫,一半時間念西醫,西醫要念的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內科學、外科學等,我們一樣要念; 第四年在醫院做西醫實習,依序跑完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等,也要進手術室; 最後第五年在醫院做中醫實習。
原本七年的醫學院課程濃縮成5年,又有一半時間要學習西醫,所以課程安排非常緊湊,課業非常重,幾乎每周都在考試,這樣還不夠,同學們擔心學校學得不夠多,為了增加自己的功力,還會利用假日到處去找厲害的醫師拜師學習, 因為這樣,這五年的醫學生涯過得非常充實,也為自己的中醫實力訂下厚實的基礎。
現在的中醫系畢業生跟以前特考的中醫師不太一樣,以前只要通過特考就可以當中醫師,現在因為必須考進醫學院,這就是一個蠻嚴格的篩選了,再加上受過醫學院紮實的訓練,學習西醫的知識,到西醫實習一年等,所以現在的中醫師水準比較整齊,從學士後中醫系畢業的醫師,都會有一定的水準。

行醫過程充滿樂趣與挑戰

之前在西醫實習的時候需要跟診,也就是主治醫師在看診時坐在旁邊學習,因為西醫分科非常細,所以門診病人同質性非常高,比方我有一個月跟到新陳代謝科,幾乎每個病人都是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每天都是同樣的病人其實看久了醫師也會彈性疲乏。

但是中醫完全不一樣,中醫是不分科的,所以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進來的病人會是甚麼問題,可能這個是月經異常,下一個是腳踝扭傷,也可能她主訴只是四肢冰冷容易腹瀉,或者尿尿完突然有快暈倒的感覺,形形色色你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問題,讓你永遠不會無聊,但也同時不斷在挑戰你醫術,逼得你要持續學習,持續進步。

每個特別病例的患者都像是一個出題的老師,醫師就像是解題的學生,每個病例都沒有標準答案,得要靠醫師望聞問切,一步一步抽絲剝繭,在病人每次回診時,才知道自己有沒又正確解答,當病人回饋有改善時,就是醫師最有成就感最喜悅的時刻,沒改善,就再想到底是甚麼原因,或是再找資料研讀。

當天參與開幕茶會的嘉賓,除了親朋好友,許多也是呂醫師之前的病人,呂醫師除了看病親切細心,對症下藥外,還會幫病人找出生病背後的原因,請病人改善生活習慣,讓疾病可以根治,因此深得病患信賴,許多病患因此也成了好朋友,一起來參加嘉康中醫的開幕儀式。

呂醫師與病患合影
呂醫師與病患合影

中醫可補足西醫不足之處,值得大力推廣

現在人平均壽命大幅延長,主要的原因是人類在二十世紀初期發明了抗生素與疫苗,讓人類得以對抗細菌與部分病毒,所以大大減少了因為傳染病而造成的死亡,這也影響了西醫的發展方向,主要就是找到身體裡有危害的東西,之後來消滅,來抑制,除了細菌病毒,再來就是癌細胞等,或者發現身體分泌異常,就發明一個藥物來加以抑制,但是如果生病的原因不是細菌、病毒,沒有發現東西可以抑制了,沒有東西可以殺了,西醫的方法其實就很有限。

例如許多人因為吃了太多生冷的食物,或是喝了太多飲料冰品,造成身體尤其是腸胃過度寒涼,所以經常腹瀉,下肢水腫,甚至頭暈,這個問題西醫根本沒有比較好的治療方式解決,因為檢查起來身體根本沒有問題,但中醫只要用些溫熱與健脾燥濕的藥物,再搭配衛教病人少吃寒涼食物,問題就可以輕鬆解決。

再舉個例子,有個長輩雙腳膝蓋痠痛,去找西醫就說是退化性膝關節炎,但是復健數次加上吃止痛藥卻沒有太大改善,經呂志明醫師把脈發現病人腸胃偏弱,體內寒濕積聚,觸診膝蓋腫脹但是並未發熱,一問之下才知道病患每天早上都會喝一杯蔬果汁,過度寒涼傷了腸胃,導致濕氣積聚在膝蓋,因而讓退化性關節炎更加嚴重,經衛教早上不適合吃蔬果汁,搭配中藥,下一個星期來後膝蓋腫脹就好了7成。

呂醫師覺得現代人過度依賴西藥,不僅浪費健保資源,身體也沒有辦法獲得最好的照顧,許多人只要頭暈,頭痛,腸胃不適,長期腹瀉等就往大醫院跑,結果做了一大堆檢查,吃了一大堆藥,問題還是沒有根治。

中醫講究陰陽氣血平衡,許多這類問題其實只是身體的陰陽氣血失去平衡,只要改善生活習慣,搭配中藥調理,讓身體重新恢復平衡,這些疾病自然會慢慢痊癒,而且不再復發。

呂志明醫師有個夢想,個人體力與影響力有限,希望有朝一日全國的中醫師每年都到各地方至少演講一次,去推廣中醫的理念,去推廣中醫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大家盡量擺脫藥物的控制,不僅活得長壽,也要活得清爽健康。

呂醫師與醫學院同學合影
呂醫師與醫學院同學合影
呂醫師與法律顧問蔡慧玲律師合影
呂醫師與法律顧問蔡慧玲律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