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編輯部
小赤村是白沙鄉15個聚落中,唯一沒有靠海的村落,居民全都以農耕維生,地理環境較為特殊,而小赤村裡熱心人士向縣府爭取到經費來進行社區總體營造,為小赤村打造成一處世外桃源。
為讓到小赤村遊玩的民眾一進入村莊就能有一股清新的感受,小赤村唯一的對外通勤區—小赤車站,當地人士精心的規劃,打造出一座相當具創意的造型車站,不少前往小赤村體驗農村生活的遊客,還未進入村莊就可以看到這一座鮮豔彩繪的車站,吸引旅客都會佇足觀賞,甚至拿起手機拍攝。
當地居民生活以農耕維生,閒暇時、村內民眾在退潮時分,都會相邀前往鄰村的牛罩尾海域,從事拾螺等潮間活動,賺取額外收入。早年的小赤村,四面全是田園,居民大都栽種花生、地瓜和高粱,園內則培育一些自食的疏菜,因早期的農業社會,鄉下地區根本沒有娛樂場所可去,每到夜晚,一片沉寂景象,僅聽得到催人入眠的蟬叫聲。
村長呂正宗曾表示,農業時期的小赤村,人口數比現今多上一倍以上,那個年代全村家戶都以農耕維生,因農村不靠海,村民若要從事漁作,皆須前往鄰村的赤崁海域進行捕撈,小赤村民皆當作是一種副業在從事。而且在孩童記憶當中,每年一到春耕時分,入夜後村內村外全是蟬叫的聲音,村內民眾可能因聽習慣蟬叫聲音,彷彿具有催眠的功效,都能安然入睡。
但是隨著時代演變,田間蟬叫聲音,如今雖還處處聽得見,但若和早年農業年代相較,已經逐漸消失。不過在地民眾積極營造社區景觀特色,在燈桿、候車亭周邊可見到混合白膠製成蟬的作品,展現出當地社區獨有的觀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