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將軍黃清舞 故居正式掛牌「遂園風華」影像記錄展,細數舊時歲月
文: 宋思樺
黃清舞故居由市長賴清德親自於故居掛上紀念牌,「遂園風華」影像記錄展亦同步開幕,許多藝文人士與在地居民都前往參與此項盛事。
黃清舞(1905 〜 1994),號遂園,為臺南市政治類歷史名人,具備醫生與政治家雙重身分,在將軍鄉是一位傳奇人物。戰後他擔任國民政府地方接收委員一職,同時也是將軍鄉首屆官派的鄉長,雖然投身政界,在公務之餘仍繼續行醫,深受鄉里愛戴。黃清舞才華洋溢,擅長書法及音律,更五度當選將軍鄉長,任期長達15 年,實為難能可貴的人才。
遂園建於1944 年,是將軍鄉最具規模的林園宅第,只是到了民國70 年代後期漸漸荒廢。在地出身的企業家林振豐,眼見將軍鄉首任鄉長故居將被拆遷,於是偕同地方耆老,在2008 年成立「財團法人方圓文化藝術基金會」,並將修繕後的宅第更名為「方圓美術館」,同年11 月對外開放供民眾參觀。今年為配合故居掛牌,方圓美術館舉辦「遂園風華」影像記錄展,透過100 多幅珍貴的老照片,細數老鄉長黃清舞及遂園的舊時歲月。
臺南市政府為紀念在地歷史名人,依據〈臺南市歷史名人紀念作業要點〉設置紀念牌,歷史名人分類共有藝文、學術教育、政治、醫療、經濟、宗教、技術等7 大類,目前文化局已完成185 位歷史名人網頁建置,14 處名人故居正式掛牌,黃清舞故居則為2017 年第1 處掛牌的故居。
汐止心汐止情 2017寒冬送暖 動員社區愛心送暖,關懷老人過好年
文/圖: 冀大緣
寒冷午後來到汐止山區,綿綿細雨,手機顯示溫度只有攝氏13 度,但是汐止烘內派出所,人情的溫度徹底去除外面的寒冷。許多社區志工正忙碌地為老人、小孩送上溫暖的免費食物、衣物,還有美髮義工也來共襄盛舉,免費為大家修剪頭髮,清清爽爽的好過年,很難相信,這竟然是烘內派出所裡的一景。
烘內派出所長楊幼暉 行善不孤單
為什麼派出所要辦這樣的活動?所長楊幼暉表示,這個名為「汐止心、汐止情」的愛心送暖活動已經舉辦一年多的時間了,當初是因為於颱風巡邏時,看到轄區有許多孤獨老人、低收入戶、甚至是年幼失恃的兒童沒有正常的三餐可供食用;更因颱風天街上店家大多已關門避風,雪上加霜,因此楊幼暉在向上級報告並奉核准後,聯繫了當地許多善心的商家,用自己派出所的同仁們共同愛心捐款去購買,然後請店家代送,以解決這些鄉親基本的民生所需。
但台灣社會處處有溫情,當這些店家知道詳情後,紛紛表示願意自掏腰包熱情贊助,他們認為能夠為自己的鄉親盡一份心力,不但應該,更是值得,因此這項活動在沒有任何的宣傳和經費下,默默在烘內里實施著。
從物資到捐款 群組因而成立
在執行一段時間以後,隨著知道的人越來越多,主動參與者也越來越多,並且從原來的物資發送,逐漸發展為捐款,讓當初發起這項善行的楊幼暉苦惱萬分。
於是有人提議,成立一個名叫「汐止心、汐止情」的群組,並且推舉一位團長,以純民間的力量來繼續推動這件善行,同時又可以有效、正當的運用這些物資及善款。
最後推舉出劉威麟先生擔任團長,目前整個「汐止心、汐止情」的慈善活動都由他一手推動,另外,還結合了附近教會與宮廟等宗教團體,一起以區域內的老人、獨居老人、清寒家庭等為主要的服務及關懷對象。
而顧慮到大部份志工們平日有工作,因此義賣、大型的物資發送等相關大型活動,多半選擇在假日舉辦。而平日有空的志工,則會結伴前往獨居老人或清寒家庭探視,除噓寒問暖之外,更及時的瞭解他們的所缺,甚至還主動協助獨居老人就醫。
楊幼暉表示,有些獨居老人不缺錢也不缺物資,他們缺的是有人去關心他,志工們只需要帶著很輕鬆的心情去陪他聊聊天,他們就覺得非常開心,有效的紓解老人家鬱悶的心情。
不懼流言,派出所闢庫房放物資
至於各地捐來的物資,一度讓楊幼暉苦惱許久,雖然派出所內有空間可以存放,但還是擔心會有閒話,不過他心念一轉,只要自己行得正做得直,而且是做善事,有什麼好怕的呢?
因此,楊幼暉向長官報備並蒙支持後,在派出所開闢了一間小庫房,分門別類的儲存這些善心物資,同時注意使用期限,推陳出新,再交由「汐止心、汐止情」的善心志工統籌運用。
做善事也需要智慧,這個有益鄰里鄉親的善行,一定可以圓滿持續下去,同時對社會產生「正向的」力量,絕對精彩可期!
臺南觀光旅遊前景可期 不受陸客影響,新旅館和投資案仍落腳臺南
文: 宋思樺
關於有媒體指出因陸客來臺觀光人數減少,導致臺南旅館求售一事,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表示,臺南旅遊市場原本就不以陸客為單一經營市場,因此並不至於造成所謂旅館歇業轉售,目前求售的旅館幾乎多為老舊旅館面臨轉型壓力,以求售方式爭取新資本。而據觀光旅遊局實際探訪瞭解,目前出售案不到10 家,且多為長期面臨經營壓力的求售案件,並非近期受陸客人數下降而影響經營的案例。其中求售原因包括經營者的個人家族因素、承租租約到期、老舊旅館翻新成本較高、營運績效未達集團目標、經營者貸款過高造成資金壓力、屋主想自行經營等等不同狀況,與陸客人數縮減問題沒有關聯顯著性。其實旅館的求售汰換應視為市場上常態更迭,有更多新血投入優質旅宿服務,汰換體質較弱的旅館是健康的市場機制,實在不必自我恐嚇,勉強解釋為陸客效應。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王時思局長表示,臺南的觀光產業在各界的努力之下持續蓬勃發展中,至今仍吸引許多新設旅館及相關投資案來臺南生根,以105 年為例,臺南完成新設成立的旅館就有9 家,新增房間數達256 間,而目前已提出新設立申請審查中的旅館還有兩家。而已經核准籌設之旅館則有永隆國際商業旅館、十鼓文創股份有限公司、維信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順弼錸有限公司、品
福國際事業有限公司等13 家,興建中的還有臺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等4 家,其他尚有如臺京國際大飯店等許多有意願的業者擬投入臺南旅宿市場,且106 年一開年就有2 家業者送件申請設立,根據臺南市政府市政會議記錄,未來將有22 家新建並申請籌設的旅館,顯示臺南成為旅館業者投入新美樂地,旅宿業界仍持續看好臺南觀光前景。
WiFi 無限暢遊 文化首都結合4G科技 打造全方位智慧城市
文: 宋思樺
臺南市交通局已完成建置1200處路口紅綠燈的4G WiFi,還將全面提升大臺南公車車機及智慧站牌的4G 設備,讓民眾漫遊府城街頭時,能隨地使用免費的4G WiFi 服務,並藉由文化首都與4G 智慧科技的完美融合,打造臺南市成為全臺首座全方位智慧城市。
交通局局長張政源表示,在智慧交通方面,為了使民眾可以享受到高品質的上網服務,交通局於去年7 月起以民眾日常生活最貼近、最常見的「路口紅綠燈」為出發點,建置1,200 處4G Free WiFi 熱點,突破以往WiFi 多使用在室內或小範圍環境提供服務的框架,在戶外道路上的開放空間提供服務,民眾只要看到紅綠燈,就可以享受到免費WiFi 的服務。
交通局建置的4G Free WiFi 具備獨特性,更兼具方便性及普及性等特點,在獨特性方面,是全臺首創以路口為概念,透過紅綠燈控制箱提供4G Free WiFi 服務的城市,開放初期只要登入身分證或護照號碼就可免費上網,非常方便,對於國際觀光客而言更是一大便利。
迪化街
沿著南京西路向迪化街方向走,途經183 號門口豎立著一塊「二二八事件引爆地」的石碑,這件當時震撼臺灣社會並延燒至今的事件,殊不論其碑上所述真實性為幾,僅以此紀念當時在這所發生的人與事,並祈臺灣島內族群和睦,日盛昌隆,執政者多所智慧,用心為民,莫再發生類似事件。
文: 冀大緣
迪化街初建於1850 年代,19 世紀末以來,一直是臺北市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日據時期,此區域稱為「永樂町」,而「迪化」一名,則是1947 年中華民國政府投射當時新疆省省會迪化(今烏魯木齊)所制定的街道名。該街實際包含日據時期的南街、中街、中北街(北段、北街)、普願街以及杜厝街,而當地民眾通常把民生西路以北的迪化街稱北街、以南稱南街。經過1980 年代的廢存爭議之後,1996 年開始,保存原狀的迪化街除了成為臺北市最古老街道外,也於每年農曆春節前夕擴展成規模盛大的「臺北年貨大街」。不僅如此,該街也同樣維持相同的批發商業功能。1950 年代-1970 年代臺灣紡織工業逐漸替代農業成為臺灣的新興產業,以吳火獅為首的現今新光集團,南亞紡織,遠東紡織,宏州紡織以及光泉牧業等,都是在迪化街發跡。另據2005 年統計,迪化街附近共有100 多家的紡織公司、300 多家布行、200 多家中藥材鋪,年產值則超過30 億美金。
迪化街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為大稻埕商圈最重要的市街,長約800 公尺。該街大部分建築經刻意留存,因而成為臺北市保留最完整的老街。19 世紀至20 世紀中期,臺北的發展約等於大稻埕商圈的發展,而大稻埕約略就等於迪化街的發展。
自「臺北年貨大街」開始於迪化街後,因著其龐大商機也帶動了附近的幾個原為夜市的商圈,因應著年節的到來也發展出具其特色的年貨大街,如華陰街商圈、寧夏路商圈,再因今年的臺北燈會已決定辦在西門商圈,所以,106 年(2017) 的「臺北年貨大街」(1月14 日起) 可以說是範圍甚廣並一直延續到2 月12 日,相信以後也會依此模式舉辦,除了可以創造年前商機,增加過年氣氛外,更可以是民眾另一項走春的選擇。
600 億打造沙崙綠能科學城 結合產、學、研三方力量,打造綠能新生態
文: 宋思樺
行政院凝聚地方政府與民間力量,砸下近六百億元預算,於高鐵臺南站周邊打造「沙崙綠能科學城」,並結合大臺南會展中心等設施,致力打造綠能產業生態系,科技部長楊弘敦表示,配合開發住商區,期望五年內可引進一千名研發人力,至2025 年引進的投資約為1.2 兆元。
沙崙綠能科學城核心區包括綠能科技聯合研究中心在內,占地22 公頃,中央將投入105 億元作為公共建設,核心區外則規劃為會展中心,外圍是投入250 億元打造安心住宅的臺糖用地,其他興建醫院與學校等區塊,也挹注龐大經費,沙崙的繁榮發展近在眼前。
科技部表示,為了達成突破目前的技術限制,決定在沙崙建置綠能科學城,由科技部、經濟部共同開發,分為創能(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生質能發電)、儲能(鋰電池、燃料電池、大型儲能系統)、節能(智慧綠建築、電動載具等)及系統整合四大主軸,將產、學、研的力量緊密結合,打造綠能新生態。
行政院長林全提到,目前先以沙崙為基地,未來各地只要條件符合,都有發展綠能科技的機會,這也是首先發展沙崙科學城,形成產業聚落的初衷。
左鎮菜寮化石文化園區正式動土 受國際矚目的自然文化資產,將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文: 宋思樺
全臺唯一的化石教育文化園區「左鎮菜寮化石文化園區」,第一期改建工程已正式動土,宣告邁向文化建設新里程,未來將成為國際考古學術之交流平臺,兼具教育、休閒、觀光功能,使地方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此文化園區興建計畫總預算為6 億5,650萬元,屬三合一的建設,包含擴建菜寮化石館、改建自然史教育館與光榮國小校園,主要的三大功能為學習地球科學、成為國際與本土文史學術研究交流平臺、兼具典藏國家寶藏與化石研究、文化觀光功能,進而帶動經濟發展。
左鎮菜寮化石館為臺灣第一座化石陳列館,亦是呈現臺灣遠古哺乳類動物演化歷程的知識平臺,長毛象、金絲猴、早坂犀牛,以及距今兩、三萬年前之人頭蓋骨化石,皆是珍貴館藏。
文化局表示,菜寮溪化石標本不僅受到各界重視,亦吸引無數國際學者前往考察,堪稱臺南極其重要的自然文化資產。2014 年提出的左鎮菜寮化石文化園區計畫,為臺南新十大旗艦計畫之一的文化園區。
啟用後,國內外學術團體可使用此展示及研究空間,除了具備展示研究、教育功能,為達成文化教育、觀光遊憩、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等目標,亦結合在地團體、產業、學校,一同朝目標邁進。
第一期工程預定在2018 年竣工,保留菜寮化石館及光榮國小學校教室後棟,依功能屬性分為展示區及學校空間,展示區包含特展館、化石沙龍常設展館、新建生命演化廳、左鎮化石館、左鎮探索廳,並設置可容納100 人之專業級多功能國際演講廳。
臺北新春行腳 建成圓環、迪化街、北門
文: 冀大緣
趕上春節,想去迪化街走走,辦點年貨( 應該說是去湊湊熱鬧吧),不過,那地方真不好停車,這樣吧,開去重慶南路碰碰運氣。
咦,這工地位置好熟悉啊,不是臺北圓環嗎? 怎麼拆除變成工地了?停好車,去看看。
臺北圓環( 建成圓環)
民國105 年(2016)7 月,經臺北市政府多次與當地居民協商後得到拆除圓環的共識,於是在民國105 年(2016)11 月開始拆除,之後將恢復建成圓環以前的綠地和古蹟樣貌,提供臺北市民休閒和憑弔歷史。
早年為臺北小吃、美食重鎮的建成圓環( 臺北圓環),位於寧夏夜市( 臺北市寧夏路)的正前方,重慶北路一段與南京西路的交叉口,是老臺北人的共同回憶,這裡曾聚集懷舊的臺灣風味小吃,被譽為「臺北之胃」、「臺北廚房」。歷經2 次火災、3 次拆除改建,幾度興衰,如今繁華落盡,拆除建物後,將再化身為圓環綠地廣場。
早期的臺北圓環是一片低窪沼澤,日據時期規劃成「圓公園」,四周種滿七里香,榕樹等植物,成為休憩場所,隨著人潮漸增,攤販、商家陸續湧入進駐,熱鬧非凡。
當年因有淡水河商船與鐵路運輸過往,使大稻埕快速發展進而促成建成區的繁榮,商人多在圓環落腳休息,居民也日增,眼尖
生意人開始擺攤,
1921 年後各式各樣稱為「露店」的露天攤販大量聚集,並發展出肉圓和蚵仔麵線等鄉土風味小吃,聲名遠播。1943 年日本政府為戰時需要,禁止圓環夜市活動,並在圓環中央挖掘防空救火用的蓄水池,還在四周興建防空壕,圓環的攤販只好另覓地點擺攤。等到臺灣光復後, 國民政府把蓄水池填平並拆除防空壕, 攤販商家於是又再度聚集。這個時期的攤販生意變得更多元化,不只販賣小吃,還兼賣日據時代的雜貨,夜市燈火通明,常到天亮才休市。
臺灣光復初期,圓環中心有個小廣場,時有戲劇、布袋戲和說唱藝術、藝人走唱登臺演出,於是孕育出張邱東松(燒肉粽)、蘇桐(青春嶺)和楊三郎(望你早歸)等許多傑出的臺語音樂創作人才。
「北圓環,南龍山寺」這句俗語道盡臺北早年最繁華的兩處地方。幾經擴張,圓環從市集成為一個建築型態,不過經民國82年(1993) 及88 年(1999) 兩次火災重創,加上各類型百貨、夜市雨後春筍般的誕生,圓環光環逐漸黯淡,雖然曾耗資新臺幣2 億元新建「建成圓環美食館」,仍舊無法挽回頹勢,96 年(2007) 正式歇業。北市府決議拆除後,以恢復歷史意象為方向,預計在106年(2017)2 月20 日拆除完畢,後續由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進行廣場興闢工程,在106 年(2017)7 月底前闢建成綠地廣場,但日據時期的蓄水池、防空壕都會保留,讓圓環早期面貌重現。至於圓環的繁華、風味,只有從老照片去回味了。
環保減碳再進步 全臺首座SIGUREC大型資源智慧回收站
文: 宋思樺
全臺首座SIGUREC 大型資源智慧回收站正式座落臺南,可回收的種類涵蓋廢寶特瓶、鐵鋁罐、玻璃瓶、廢紙、廢家電與廢棄不用的3C 資訊產品等,民眾在回收的同時還可獲得等同現金回饋的好康,一舉數得。
臺商綠色集團執行長洪慶齡在羅馬尼亞創造綠色經濟,並捐贈給臺南市一座多功能資源智慧回收站,此貨櫃型回收站占地十坪,造價約為四百萬元,從電池到液晶螢幕都能回收,對環保工作貢獻良多。且回收站毋需插電,利用太陽能自行供電,展現環保又進步的里程碑,亦符合低碳城市的需求。
另外,若瓶瓶罐罐沒有確實回收,留在空地或是馬路,只要一下雨就積水,成為病媒蚊孳生的溫床,透過便利又實用的回收系統提升回收效率,不到1 秒鐘就能回收1 支寶特瓶,有助於登革熱防治,減少疾病發生。
多功能資源智慧回收站於今年1 月4 日正式啟用,營運時間為每天上午10 時至晚上8 時止。只要投入3 支以上的寶特瓶或鋁罐,就能獲得家樂福的1 元商品折價卷,其它種類的回收物品,同樣也可獲得折價卷。
環保局估計,未來每年至少高達5 千位民眾,將瓶罐物品改投入SIGUREC 的自動回收投入口,每年的回收成效預計為720 公噸廢紙、300 公噸廢鐵、60 公噸廢塑膠容器、12公噸廢鋁、6 公噸廢電池、100 臺廢家電、70臺廢資訊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