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205

投資淨水場擴建 嘉義縣民生工業用水不虞

2017年起投資3億元進行水上淨水場擴建工程,已於2018年10月底完成發包,正積極辦理施工中,預定2020年底興建完成,屆時每日可增加供水能力3萬噸。

文:路平|圖:編輯部

水公司30日表示,為穩定供應嘉義地區用水,並減緩區域供水壓力,自2017年起投資3億元進行水上淨水場擴建工程,已於2018年10月底完成發包,正積極辦理施工中,預定2020年底興建完成,屆時每日可增加供水能力3萬噸。

台水提到,為促進地方繁榮,目前政府積極推動嘉義地區相關產業及工業區的發展,預期該地區的需水量持續成長,為增加水資源的調配及應用,在嘉義縣水上鄉既有水上淨水場內,擴建增加3萬噸出水量的處理設備,以支援嘉義地區的民生及工業用水。

台水指出,目前既有水上淨水場每日產水量約有11萬噸,將來3萬噸淨水場擴建完成後共計14萬噸,可提升水上淨水場產水量約27%。未來可彈性支援供應嘉義地區用水需求,並可徹底改善供水區長期用水不足問題,且可是實際用水情形及需要性,發揮應急支援供水功能,提高管理調配能力。

1/3首發蘇花改通車郵票 集郵迷手腳要快搶票了

「蘇花改全線通車郵票」以「白米高架橋」及「南澳北溪河川橋」為題材設計,1套2枚,並於本週五在郵政博物館10樓舉辦郵票發行典禮。

文:李藝|圖:編輯部

華郵政公司30日表示,為提供東部民眾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建立便利、快捷、永續的運輸要道,「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簡稱蘇花改)」,預計2020年1月6日全線通車,中華郵政特別發行紀念郵票,在2020年1月3日(五)正式發行。

中華郵政說到,「蘇花改全線通車郵票」以「白米高架橋」及「南澳北溪河川橋」為題材設計,1套2枚,並於本週五在郵政博物館10樓舉辦郵票發行典禮。

在圖案設計上,中華郵政表示,首先以「白米高架橋(面值28元)」,位於宜蘭縣蘇澳鎮,其景觀橋為國內首座雙塔波型鋼腹板脊背橋,白色橋塔以「米粒」圓潤為型,塔頂綴以胚芽缺口設計,外觀優美流暢,為蘇花改工程中極具代表性的橋梁。

第二款是「南澳北溪河川橋(面值35元)」,位於宜蘭縣南澳鄉,採雙塔單索面脊背橋設計,橋塔造型如雙手托天,喻意對上天的敬意及自然環境的尊重,其線條及顏色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為南澳地區新地標。

中華郵政說到,配合郵票發行,特印製相關首日封、貼票卡、護票卡及活頁集郵卡各一批,提前在12月31發售;另製作預銷首日截低值封及套票封,於郵票發行當日供售,歡迎至全國各地郵局、郵政博物館選購或至「中華郵政集郵電子商城」(https://stamp.post.gov.tw)訂購。

中央與地方的容積獎勵項目可擇一 北市容獎總額度42%

依都市更新條例第65條第3項授權,修正訂定「台北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於2019年12月19日正式發布實施,依照都市環境的貢獻、新技術的應用及有助於都市更新事業的實施因素訂定8項容積獎勵項目。

文:莫子涵|圖:編輯部

北市政府都更處27日表示,依都市更新條例第65條第3項授權,修正訂定「台北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於2019年12月19日正式發布實施,依照都市環境的貢獻、新技術的應用及有助於都市更新事業的實施因素訂定8項容積獎勵項目,容獎額度計算方式排除過去估價、財務及審議等不確定因素,容積獎勵計算明確,解決實務執行疑義,修正重點如下:

北市都更容獎額度42%選20%:都更案容積獎勵上限為50%,民眾自由選擇中央與地方容積獎勵項目,但地方獎勵以20%為限。本市依都市發展特性訂定多達8項容積獎勵項目,可申請容獎總額度42%,可依基地特性選擇申請,最多給予20%為限。

容獎額度計算排除不確定因素提升穩定性:過去容積獎勵額度計算需要財務計畫及估算更新後的價值等因素,往往因審議的調動,造成獎勵額度及審議程序上的變動,影響更新案的穩定性,固本次修正將採定額定量,以及平均土地公告現值為依據的計算方式給予獎勵,強化容積獎勵明確性。

建立容獎檢核表明確好操作:本次容獎修正延續過去已建置完善的檢核審查制度,針對都市環境的貢獻及技術的應用等項目建立檢核表,放置於更新處網站「首頁>便民服務>下載專區」(https://reurl.cc/pDb7dQ)使用。

更新處提醒,本次修正「台北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的適用是依2019年1月30日都市更新條例修正施行後你訂報核的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案。但舊案若考量修正後的規定較有利,可以經重新辦理公開展覽及公聽會後,適用修正後的規定。

專家針對環狀捷運三大項建議 改善後北市與新北會商加速通車時間

12月14日第1次履勘小組前置會議,涉及營運安全及系統穩定的列車妥善率、系統瑕疵清單包含編號101車轉向架、列車聯結拖救功能、行控號誌電腦軟體、資安防毒軟體等事項改善情形進行討論。

文:如琳|圖:編輯部

通部28日表示,12月14日第1次履勘小組前置會議,涉及營運安全及系統穩定的列車妥善率、系統瑕疵清單包含編號101車轉向架、列車聯結拖救功能、行控號誌電腦軟體、資安防毒軟體等事項改善情形進行討論。

台北市政府會中亦表示,各項系統瑕疵清單已改善收斂,系統以安全無虞且趨於穩定,經履勘委員討論後,訂於2020年1月5日辦理履勘作業。

交通部表示,環狀線第一階段位處於新北市轄境內,新北市與台北市政府協商簽訂行政契約,由台北市政府擔任本計畫建設,及土地開發地方主管機關,本計畫由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施工,通車後起3年內由台北捷運營運。

本計畫經台北市政府於2019年10月25日辦理初勘時所列「履勘前須改善事項」,攸關安全及營運所必要的缺失,在完成缺失改善後,於12月6日報請交通部履勘。

為辦理本次履勘作業,交通部邀專家學者成立履勘小組,分成土建、機電及營運三組,履勘程序包含分組簡報、文件檢視、實地勘查、模擬演練、分組討論及總結會議等作業,履勘結果分列為「營運前須改善事項」、「一般注意改善事項」及「後續建議改善事項」等三大項,其中「營運前須改善事項」部分,將由台北市政府完成改善並確認後報請交通部核准,再由台北市政府與新北市政府會商決定通車日期。

環狀線第一階段建設計畫,總經費699.73億元,路線自大坪林站至新北產業園區站,經新店、中和、板橋至新莊,長約15.4公里,設14座車站及1座機廠,採中運量系統。未來通車後,將與松山新店線大坪林站、正在興建中安坑輕軌十四張站、新蘆線景安站、正在興建中萬大中和樹林線中和站、板南線及台鐵板橋站、新蘆線頭前庄站及機場捷運新北產業園區站等銜接轉乘。

台24線融入魯凱族圖騰 原味十足神聖安全回家路

屏東台24線霧台公路是一條原味十足神聖安全的「回家路」,也是全年無休的「賞花大道」,富含「台灣韌性」故事。

文:林立|圖:編輯部

通部公路總局28日表示,屏東台24線霧台公路是一條原味十足神聖安全的「回家路」,也是全年無休的「賞花大道」,富含「台灣韌性」故事。也是屏東魯凱族人共同賴以為生,從10年前莫拉克風災重災區「破碎路」,今浴火重生,躍上國際舞台的「生命之路」。

公路總局指出,2009年莫拉克88風災重創南台灣,屏地線內長年倚賴省道台24線出入的霧台鄉魯凱族群,受創最嚴重。災後重建的霧台谷川大橋,橋高99公尺,為全國最高橋樑,族人視為「生命之橋」。橫跨隘寮北溪及蜿蜒曲折青翠山谷,有如蒼龍凌雲。景觀平台欄杆,融入族人象徵聖潔的百合花、百步蛇及陶甕,凸顯原鄉部落特殊人文。

谷川大橋觀景台、百合亭、神山流籠遺址及霧光觀景平台改造,邀族人耆老指導工務段同仁,遵循先人、就地取材、砌石板牆。交叉堆疊,石板間更牢固,暨擋土又透水,創造生態棲息空間之外,成功保留族群先人智慧與工藝。

公路總局強調,台24線霧台公路,提供交通運輸及安全提升外,景觀生態理念落實、導入在地人文工藝創作。霧台鄉公所深受感動,自主推動營造計畫及植樹活動,凝聚部落意識,展露族群特殊風華,成功吸引萬千遊客來賞,地方觀光產業跟著蓬勃發展。

台24線霧台公路,浴火重生,成功蛻變後,以「雲川霧境-返山路」,參加108年度台灣景觀大賞評選,除榮獲佳作肯定之外,明年3月初將代表「公路總局」挑戰IFLA國際大獎參賽。期待國內外旅人,一同來鑑賞這條,結合在地人文、藝術、生態景觀的台灣公路之美。

阿里山神木下馬拉松賽事多樣化 個人家庭都可熱情參與

阿里山風景管理處27日宣布「2020第一屆阿里山神木下馬拉松」,將於2020年4月12日選定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盛大登場。

文:林玟玟|圖:編輯部

里山風景管理處27日宣布「2020第一屆阿里山神木下馬拉松」,將於2020年4月12日選定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盛大登場。為展現阿里山神木下馬拉松的熱情活力精神,本賽事規劃42K全馬組、21K半馬組、10K挑戰組及3K親子組四大組別,提供各界運動好手更多樣化的選擇;42K及21K將從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起跑,沿線可飽覽大阿里山風景風光,如牛埔仔愛情大草原、觸口天長地久橋、仁義潭環潭公路林蔭大道、逐鹿部落;3K則以牛埔仔愛情大草原環狀路線為主,適合親子及慢跑新手一起參加。

阿里山風景管理處表示,為兼顧賽事挑戰及趣味性,將舉行「啦啦隊加油競賽」及「選手創意服裝競賽」活動,並提高額總獎金達200萬元,42K全馬組第一名可獲得新台幣30萬元,第二名新台幣15萬元,第三名新台幣10萬元,全馬組取男女組前10名,21K半馬組獎金取前10名。

2020年台灣將以「脊梁山脈旅遊年」為主題,行銷推廣台灣「奇、險、峻、秀」山脈旅遊的觀光品牌。並已規劃出7條高山經典路線、25條中海拔副路線外,以及8條衍生路線。

此次賽事為首屆舉辦,且逢2020脊梁山脈旅遊年,賽事各組報名賽均享有折扣優惠,報名日期自即日起至2020年1月31日止,喜愛馬拉松運動挑戰者,千萬不可錯過,賽事詳情洽報名查詢,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優惠套票購買,請洽阿里山EASY GO電商平台查詢。

台鐵與氣象合作 優化地震速報系統預計2020年啟動

交通部台灣鐵路局與氣象局簽訂2019年至2020年地震測報合作協議書,此次優化案委請氣象局協助台鐵辦理地震速報系統軟體、硬體設備升級,所需經費約1000萬戶,預計2020年11月完成。

文:路平|圖:編輯部

提升鐵路地震災害監控預警及告警能力,交通部台灣鐵路局與氣象局簽訂2019年至2020年地震測報合作協議書,此次優化案委請氣象局協助台鐵辦理地震速報系統軟體、硬體設備升級,所需經費約1000萬戶,預計2020年11月完成。

台鐵局說,2002年就與氣象局合作於鐵路沿線車站及變電站建置強震儀觀測站及客製化地震速報系統,能於地震災害發生時,即時取得地震資訊,採取行車應變措施。

台鐵局表示,這次優化重點包含新建強震觀測站、台鐵局變電站全面增設輔助地震儀、全面更新地震震度警報器,以及地震速報系統子中心升級,並導入智慧化地震預警技術,透過新型警報器的複合式資訊,以強化地震告警能力及準確度,建構更準確、更迅速、更安全的地震監控系統。

此外,台鐵局指出,配合鐵道局南迴鐵路電氣化工程持續進行,亦配合工程進度預先規劃於南迴電氣化區間2處變電站及3處車站增設地震監測設備,優化後總計強震觀測站54處,地震震度警報器70處,力求地震防災應變無死角,強化台鐵安全。

採用含硫量0.5以下 短期營運成本提高 長期空氣品質更好

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定2020年元旦起,國際航線船舶應採用含硫量0.5%以下的低硫燃油燃料,導致航商燃油營運成本增加。

文:李藝|圖:編輯部

際海事組織(IMO)規定2020年元旦起,國際航線船舶應採用含硫量0.5%以下的低硫燃油燃料,此規定導致航商燃油營運成本增加,交通部航港局呼籲航商應依《航業法》公開低硫燃油附加費調整機制,提升透明度。

航港局表示,有鑑於全球暖化及空氣汙染日益嚴重,已造成全球氣候異常,國際海運組織(IMO)於2018年10月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第70次會議,通過MEPC.280(70)決議案,修訂「防止船舶汙染國際公約(MARPOL)」附錄規定,決議2020年1月起實施船舶採用硫含量0.5%以下的低硫燃油燃料。

目前我國的國際航線船舶使用含硫3.5%的船用燃油,為因應IMO新規定,船必須改以低硫油,或花數百萬美元裝化硫器,營運成本也跟著提高,就短期而言,海運相關業者或貨主,相關營運成本可能因此而上升,但反觀長期,全球上萬艘船舶美日若能因此減少77%以上的硫排放,將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及空氣品質。

航港局長郭添貴強調,依國際海運運價市場慣例,針對「短期、變動、突發或季節性」等增加的變動成本,國際航商均採用收取附加費的方式,共同分攤營運成本,惟長期而言,燃油市場因應低硫燃油需求增加而提高燃油的供給,使供需趨於平衡,價格回穩。實務上航商為彈性因應燃油價格波動,以較高油價預估費用,申報價格上限備查,實際收取附加費費用將隨市場機制而調整。

南港機廠社宅 共享空間與循環經濟兩大特色

台北市柯文哲27日參加「台北市南港區南港機廠基地社會住宅統包工程開工典禮」,所以今年已經3334戶社會住宅,連同施工中會超過1萬戶,約1.1萬戶,進入最大興建量,維持5萬戶的目標推進。

文:莫子涵|圖:編輯部

北市柯文哲27日參加「台北市南港區南港機廠基地社會住宅統包工程開工典禮」,致詞時提到,南港社宅是開工的第8個社會住宅,所以今年已經3334戶社會住宅,連同施工中會超過1萬戶,約1.1萬戶,進入最大興建量,維持5萬戶的目標推進。

柯文哲提到,東區門戶計畫執行時,就想到就業與居住人口相當多,所以把公宅列入很重要的開發子計畫,今天最大的南港機廠社會住宅,花費新台幣73億元整,興建地上2棟27層鋼骨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物,可提供住戶單元共1436戶,目前南港機廠社宅是單一基地最多戶數社會住宅,還有兩個重要特色,一是「青創基地」,目前在低樓層蓋公宅本來就有設置福利設施,包括活動中心等,最重要的是在3至4樓把青創基地帶進來,所以將來在這個地方會住很多年輕人,在3、4樓開闢青創基地,他們在這個地方可以創業。

他說到,這是台灣第一個循環經濟的大建築物,循環經濟是他在2018年到荷蘭發現在西歐國家已經在執行整個循環經濟,因為事實上建築業是高耗能的產業,也產生很多垃圾,所以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策略強調的永續經營,將來蓋這棟大樓採用可永續經營的戰略,例如可回收建材,當50年或70年後,這棟大樓要更新時,那些建材能夠回收再利用,所以採用可回收建材及循環建材,另外整個生活起居強調的是資源循環再利用,所有的廢棄物能夠資源化。也使用彈性模組以及以租代買的概念。

柯文哲指出,循環經濟目前是世界經濟的主流,因為台灣第一次實施,國外的經驗,進行循環經濟很多還要跟銀行業,特別是保險業能夠鏈結,因為很多材料是50年後再利用,不管事50年後或70年後,那些材料能再利用表示必須是很長的資金,今天投資是50年後才要回收,所以一定要跟保險業連結,至於循經濟在台灣還沒有正式試驗,事實上也在摸索階段,所以南港機廠的社會住宅除了是北市一系列興建住宅的政策以外,當然還是有綠建築、智慧建築、耐震、無障礙還是按既有的標準,共享空間跟循環經濟是這棟大樓新的特色。

北花線回遊號鵝卵石外觀 客運新樣貌迎客花蓮慢遊

車內合影由左至右排一經濟部長林全能、交通部長林佳龍、車體公會理事長黃崑山、排二工業局組長林碧郁、台創董事長張基義、公路總局長陳彥伯、排三全聯會理事長李博文。

文:如琳|圖:編輯部

花改即將在明年1月6日下午4點全線通車,交通部公路總局26日宣布,已核准由「首都客運」、「台北客運」及「統聯客運」三家業者提供「南港—花蓮」及「板橋—花蓮」,兩條全新路線服務客戶。

為了提供乘客不一樣的客運服務與乘車感受,由交通部長林佳龍和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共同主持成果展,正式對外展示即將通車營運的「北花線」國道客運車輛,這次是首度公路公共運輸的車輛外觀及內裝導入美學設計,該批改造的11輛新車將投入「南港—花蓮」及「板橋—花蓮」路線營運並行駛台9線蘇花改,屆時大家就可以看到東部國道及公路上最美麗的移動風景。

林佳龍表示,交通建設應該以人為出發點,服務才會更有溫度,因此要求交通部相關單位積極推動美學設計導入的工作,包括前陣子的台鐵觀光列車,以及今天的北花線客運車輛,希望從交通的人、車、路等帶起全民的美學素養及有感服務,徹底提升及改造整體公共運輸服務的品質,未來也希望能持續擴展至其他路線、候車設施、場站及整體公共運輸環境等。

公路總局長陳彥伯指出,這次設計是由該局與經濟部工業局、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跨域合作,首度將美學設計導入客運車輛,邀請美學設計團隊進行整體設計改造,包括外觀識別意象及內裝規範整理等,採用簡約風格及融入在地元素進行設計,希望改變以往客運輛給人五彩繽紛、資訊雜亂及材質不佳的印象,打造北花線專屬的客運意象與服務質感。

該條路線命名為「北花線—回遊線」,北花線諧音「被發現」,回遊號則是代表「回家」跟「遊玩」,希望這條路線的美被大家發現,不論是回家或出遊都能搭乘這部台灣最”水”的巴士;在車輛外觀視覺部分則是花蓮的「鵝卵石」,8個鵝卵石象徵蘇花工程所貫通的8個隧道,除了公共運輸與道路改善工程連結外,也象徵公路通到哪裡,公共運輸就服務到哪裡的意涵,重新打造客運服務的新樣貌。

公路總局表示,北花線是公運美學設計導入的開端,未來會持續與專業設計圖隊合作,將美學設計複製推廣至其他客運或幸福巴士、候車亭及站牌等,提供民眾有美感、有溫度的公共運輸服務。另外提醒民眾「北花線—回遊號」預計於1月6日配合蘇花改工程啟用後通車營運,當日客運業者也會發送北花線專屬的首航限量電子票證等紀念品,並有提供票價優惠,歡迎民眾踴躍預訂搭乘。

福仙山粉專打卡按讚 好康獎不完

交通部觀光局26日表示,特地規劃一系列2020年曙光活動,邀請大家來福隆、三仙台與阿里山一起用愛連線,迎接一年的新開始。

文:林立|圖:編輯部

定好怎麼跟親密的人一起迎接2020年第一道曙光,交通部觀光局26日表示,特地規劃一系列2020年曙光活動,邀請大家來福隆、三仙台與阿里山一起用愛連線,迎接一年的新開始。

依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今年台灣本島最早第一道曙光在6點11分出現台東三仙台,而日出時間則為6點35分;接下來是在東北角的福隆,日出時間為6點37分,接續往年阿里山日初都在7點04分,民眾可以選擇最有回憶的地方,透過三地連線迎接新的一年。

交通部觀光局周永暉表示,「福仙山」就是各取福隆、三仙台與阿里山的地名組合,希望帶給遊客幸福滿滿的正能量。這三地的迎曙光活動已經連續好幾年了,也共同擁有國家風景區的良好條件,培養許多堅強的曙光粉絲每年元旦前往報到。今年將三方地點塑造成看日出迎曙光、愛你愛妳、祈福許願的氛圍,現場並由民視全程實況,透過電視連線、網路直播方式同步迎接精彩的2020,未來能吸引國際旅客來台朝聖。

台灣本島與三仙台島間八拱橋一直是東海岸最著名的景觀之一,主場三仙台元旦迎曙光活動,由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連續20年於三仙台遊憩區辦理,取2020諧音以「愛你 愛你 最愛是你」浪漫調性,來傳遞對家人、親友、自己的甜蜜告白,從2019年最後一天晚上9點「跨年觀星活動」開始暖身,清晨4點起規劃「最愛曙光音樂會」、「地球愛乾淨」、「蟹謝愛你」等系列單元,現場打卡按讚就有機會抽到立榮假期套票等精美好禮,而今年特別設計「徵求愛妳愛你 最愛是你夫妻檔」,入選者當天穿著情人裝於會場拍照上傳粉絲頁,就可獲得雙人住宿券及東海岸米其林美食饗宴,於2020年元旦第一道曙光見證下留下三仙台甜蜜印記,聯繫彼此情感、幸福、關懷。

每年由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福容大飯店共同主辦「福隆迎曙光」,在福容大飯店福隆店-芙蓉廳舉行,活動從凌晨起熱鬧到天明,大家一起迎接2020年的第一天,東北角海岸就屬福隆最美麗。除了有靈鷲山帶來一分鐘平安禪、敲鐘祈福儀式,當天參加活動就送福隆海洋溫泉5折券,還有大禮免費住宿跟免費泡湯讓民眾有滿載而歸的新年。

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今年由嘉義縣政府以「愛你 愛你 交響情人夢」於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園區對高岳車站辦理,並邀請台北愛樂管弦樂團來一場高海拔、高品質、高水準的「三高」國際音樂盛會,還徵求浪漫放閃愛的照片,在現場免費提供薑茶、暖暖包、毛帽等,還有特別贈送墨鏡,讓民眾迎曙光的同時,身子也暖呼呼。

「福隆迎曙光」即時活動詳情請上東北角暨宜蘭風管處官方網站查詢

「2020三仙台元旦迎曙光」即時活動詳情請關注「2020三仙台元旦迎曙光」活動網站及 FB粉絲頁或東管處網站

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更多詳情請洽活動粉絲專頁慢遊嘉義或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查詢。

積極與國際大廠合作 推動亞太維修中心

台灣:從太空科研計畫,進軍全球太空產業」政府10年投入251億元,希望台灣每年都能發射一枚衛星,扶植衛星產業供應鏈,培養青壯世代的太空人才,強化台灣衛星產業的競爭力。

文:林玟玟|圖:編輯部

政院長蘇貞昌26在行政院會聽取科技部「台灣:從太空科研計畫,進軍全球太空產業」報告後表示,「第三期國家太空計畫」政府10年投入251億元,希望台灣每年都能發射一枚衛星,扶植衛星產業供應鏈,培養青壯世代的太空人才,強化台灣衛星產業的競爭力。

蘇揆指出,在科技部與產官學研共同努力下,台灣太空科技發展的第一、第二期國家太空計畫已順利完成,不但建立自主研發能量及科研平台,更帶動40家以上廠商進入太空產業供應鏈,投入開發約15項關鍵元件,同時積極培育新創公司與太空科技人才,陸續自主研發、跨國合作完成福為五號與七號,獵風者號氣象衛星也將在110年發射,為我國太空科技發展,樹立里程碑,值得肯定。

他說到,今年6月25日福衛七號發射升空,帶給國人震撼與感動,也見證台灣的太空科技能力。為進一步推進台灣航太產業發展,總統蔡英文已提出下階段願景與發展策略,在太空科技方面,將以衛星自製能力,結合既有半導體、資通訊與精密機械等優勢產業,讓台灣成為衛星產業領組件與相關系統設備、服務的重要研發和製造基地。

蘇揆表示,在航空發展部分,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啟動國機國造,首架高教機原型「勇鷹號」在今年9月出廠,預計明年6月展開首飛;今年12月17日,他也見證漢翔和洛馬簽署策略聯盟,推動台灣成為F-16戰機的亞太維修中心。台灣從整機設計、研發、製造到相關零組件維修等,已建構相當完整的產業體系,不僅獲國內外航空界品質保證,也與波音、空中巴士等世界大廠建立合作關係。

科技部談到,第三期太空計畫自2019年至2028年止,10年期間投入新台幣251億元。主要發展先導型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6枚、超高解析智能遙測衛星2枚及合成孔徑雷達衛星2枚,共計10枚遙測衛星,組成完整衛星星系,滿足國內相關需求。

科技部強調,國家實驗研究院與國家太空中心將透過第三期國家太空計畫,整合國內產學研界,並運用國內資通訊及精密機械等產業優勢,建立台灣衛星元件供應鏈,大量引用國內研製的元件與儀器,並藉密集飛逝認證將國產元件導入國際太空市場,讓台灣成為全球太空產業研發與製造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