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217

暢遊尖石冬遊巨木村 優惠好康限時限量

(中)尖石鄉長曾國大、(左一)新竹縣原住民族行政處處長雲天寶,邀請大家參與「2019尖石溫泉觀光季–冬遊巨木村」活動,長達1個月的溫泉季期間,暢遊高賞美景。

文:李雪妍|圖:編輯部

「2019尖石溫泉觀光季–冬遊巨木村」來囉! 每年入冬之際,尖石鄉泡湯季節及高山美景觀賞的最好時刻,交通部觀光局、原住民族委員會、新竹縣政府、新竹縣議會及尖石鄉公所邀請喜歡泡湯、賞美景的遊客,可以在長達1個月的溫泉季期間,前往尖石地區各大溫泉會館、湯屋、民宿體驗泡、賞美景的樂趣。今年搭配各系列活動,集結尖石各家店參與優惠活動,歡迎民眾暢遊尖石,冬遊巨木村。

尖石鄉公所表示,為致力推廣優質溫泉,特別在11月30日上午,於「朝日溫泉會館」舉行記者會,宣告活動正式開始,現場除推廣溫泉季外,還有其他系列活動,尖石鄉共四梯次旅遊、200元折價券,以及在地農特產品銷售等。

除優惠活動外,出門最費心就是安排行程,今年主辦單位貼心安排尖石鄉特色旅遊路線,如文化體驗、青蛙石市集、漫步賞景、溫泉泡湯等景點規劃。另外,可獲得優惠方案:凡入住指定合作民宿、溫泉會館,即可獲得200元住宿抵用券,可直接進行當次住宿消費折抵,優惠券限量1000份,送完為止。各觀光景點皆提供不同優惠,民眾多多參與,更多活動詳情請上「2019年 尖石鄉溫泉觀光季」或上官方網站查詢(https://indigenousintaiwan.wixsite.com/mysite)。

客家小炒引爆 三代家族不為所知的故事

「一道客家小炒」揭開客家人刻苦耐勞的本質,客家人過往回憶紛至沓來,每道菜象徵客家人的精神,也道出這個三代家族不為人知的私密故事。

文:藍萍|圖:編輯部

事是由「一道客家小炒」揭開客家人刻苦耐勞的本質,客家人過往回憶紛至沓來,每道菜象徵客家人的精神,也道出這個三代家族不為人知的私密故事。透過閩南人與客家人的愛恨糾葛,而南客家人與北客家人又有什麼不同,一道道端上桌的客家菜,一首首動人心弦的客家歌曲,裡面究竟有藏著不為人知的內情?最後家族大團圓,有驚爆什麼樣的內幕?

這是12月1日新北市蘆洲國中活動中心「演憶齣戲~108年社區劇場培力暨展演」活動,透過社區劇場的展演推廣,客家正音及俗諺指導,演出後對民眾的機會教育,讓民眾有機會學習到客語,以及風味料理的品嘗,有別於一般劇場演出,場景以辦桌的形式出發,將客家經典菜餚現場烹煮,除視聽享受,還有菜香四溢,現場備有客家湯圓、麻糬供來賓享用。全劇服裝皆由團員親手以客家元素縫製,讓觀眾盡情享用客家風情。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香巴拉劇坊承辦的108年社區劇場培力暨展演《演憶齣戲》母語劇,由新北市蘆洲區客家美音協會及蘆洲國中客語班學生演出,桃園市客家語教師協會進行客語俗諺解說,以落實社區母語的紮根工作。

這是一段屬於客家人的叨叨絮語,藉由人與人的關係發展出關於一個三代家族的故事。劇中分別以「勤」、「執著」、「封存的時光」、「思念情」、「融合與和諧」、「歡樂與團員」等幾齣戲碼來道出客家人寫實的生活景象,融合了社區文化、在地文史、社區產業、新住民議題,來推廣民眾說母語的習慣。從參與活動中,引導透過劇場藝術的表達,關心社區議題、進行公共事務的參與。

演憶齣戲 人戲布袋戲 圓蓁巷村民夢想

《演憶齣戲》–偶愛蓁巷快樂農村,以「台語」文化為出發,人戲結合布袋戲,由宜蘭員山鄉蓁巷村在地居民,共同演憶屬於大家樸實的農村在地故事。

文:吳郁|圖:編輯部

《演憶齣戲》2019年推出原住民與、客語、台語三種母語劇場,透過培力與訓練,將在地居民的鄉語情事以母語演出。「我愛台語、台語愛偶」。由文化部指導,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雷神樂活偶創藝術村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年社區劇場培力暨展演《演憶齣戲》–偶愛蓁巷快樂農村,以「台語」文化為出發,人戲結合布袋戲,由宜蘭員山鄉蓁巷村在地居民,共同演憶屬於大家樸實的農村在地故事。

這是11月30日在宜蘭員山鄉蓁巷社區活動中心所演出的《演憶齣戲》–偶愛蓁巷快樂農村,蓁巷村位在好山好水的宜蘭員山鄉,在地居民自給自足,取之蓁巷、用之蓁巷,當地居民張月娥團長投身布袋戲30餘年,運用布袋戲偶與人的互動,回饋貢獻自己鍾愛的家鄉。

台語劇故事敘述主角阿娥,堅持布袋戲傳承,睽違40年的國小同學會時,在村里籌辦一場布袋戲夯飯匙拄貓演出。希望給同村的國小同學,以及從小鼓勵自己堅持布袋戲的恩師欣賞精彩表演。

對阿娥而言,唯一遺憾是當年支持他的老師卻看不到此情此景,出現的是一封時隔40年的信,訴說著老師對阿娥滿滿的期許 ……

除了扮演鄉村在地兒女,堅持傳統藝文故事外,透過戲劇展現蓁巷村的風土民情與好山好水,好喝的湧泉水、好吃的花生糖,當然還有菜頭、蔥等,蓁巷村的好說不盡。

鋼爐碴粒科工業區鋪路成果顯著 道路工程材料首選

從2016年起積極與產業界合作,推推動電弧爐煉鋼爐碴(石)再生粒科,應用在工業區道路工程,目前已經有顯著成果,未來可望將鋼爐碴粒科,列為道路工程材料的首選。

文:路平|圖:編輯部

濟部工業局今(5)日宣布,從2016年起積極與產業界合作,推推動電弧爐煉鋼爐碴(石)再生粒科,應用在工業區道路工程,目前已經有顯著成果,未來可望將鋼爐碴粒科,列為道路工程材料的首選。

工業局表示,電弧爐煉鋼爐碴雖然用在建築上有疑慮,卻是很好的道路材料,且電弧爐煉鋼過程產生的爐碴,其來源經高溫熔煉,屬良好的無機工程材料,國外已廣為運用。

工業局提到,為了推動電弧爐煉鋼爐碴的再生粒科應用在工業區的道路工程,為此,鋼鐵業者積極合資成立「台鋼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專門進行安定化處理作業,而工業局已制定嚴謹再利用管理規範,自2016年開始,陸續將電弧爐煉鋼碴再生粒科,在中壢、全興、彰濱、臨海及林園工業區等,進行道路試鋪工程,目前證實,這樣的路面和傳統工法相比,強度毫不遜色。

工業局強調,鋼鐵產業為「重工業之母」,年產值高達1.26兆元,是國內經濟及產業發展的基礎,於電弧爐煉鋼過程產生的爐碴,年產出量達150萬公噸,推動電弧爐煉鋼爐碴的再生粒科應用在工業區道路工程,是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重要途徑,希望外界對再生粒科的使用,抱持開放心態,暢通再生粒科運用管道,有利於環境永續發展。

內湖五期271違規戶 北市府將開罰

台北市內湖五期部分土地屬工商特定專用區,北市府經調查發現432戶繳納自住用稅率,認定疑似違規當住宅使用。都發局12月4日表示,經過統計仍有271戶違規,下週將派員會勘。

文:李藝|圖:編輯部

北市內湖五期部分土地屬工商特定專用區,北市府經調查發現432戶繳納自住用稅率,認定疑似違規當住宅使用。都發局12月4日表示,經過統計仍有271戶違規,下週將派員會勘。

內湖五期違規宅狀況未解決,依據北市府資料,內湖五期重劃區鄰近內湖科學園區,採住、商分離,2001年公告定位屬於台北科技走廊產業軸帶核心,而明美公園東側土地使用屬於工商特定區,都市計畫法規定不可當住宅使用,當地目前有多棟大樓,公園西側為住宅區。

北市府透過稅籍資料發現,明美公園以東的住戶繳納1.2%自用房屋稅率,不符合規定;都發局今年3月寄告知單,規勸違規戶改成非自住用稅率。

都發局表示,位於內湖五期內的明美公園東側為特定專用區,非工業區,依規定不允許作獨立、雙併住宅及多戶住宅使用。

都發局說到,為改善內湖五期違規戶,從今年3月至4月間陸續分批寄送告知單,通知所有權人不可當住宅使用,並聯繫稅捐稽徵處及戶政單位確認相關稅籍與戶籍資料;10月底寄發行政指導函給違規的432戶,呼籲1個月內申請商業登記,且改為非自住用稅率。

都發局強調,統計至12月3日止,仍有271戶違規,已訂於12月9日至10日派員會勘確認住戶實際使用行為,若所有權人無法配合,會通知陳述意見,逾期未陳述或無理由,將依都市計畫法第79條規定,開罰所有權人、使用人或管理人新台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並勒令拆除、改建或恢復原狀。

都發局呼籲所有權人應依都市計畫規定申請改變住宅用途及稅率,以免違規受罰。

創新結合設計 MIT升級DIT

2020年將「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升格為「台灣設計研究院」,把台灣原本強大的製造能量融入設計,帶來創新與產值,讓MIT(Made In Taiwan)升格為DIT(Design In Taiwan)。

文:莫子涵|圖:編輯部

政院長蘇貞昌今(5)日聽取經濟部「成立國家及設計研究規劃」報告, 2020年將「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升格為「台灣設計研究院」,把台灣原本強大的製造能量融入設計,帶來創新與產值,讓MIT(Made In Taiwan)升格為DIT(Design In Taiwan)。

蘇院長指出,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更是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軟實力,台灣已連續2年成為世界4大創新強國之一,若將強大創新能力結合設計力,帶入工業、科技、文化,就能加值創造出更大效益,成為帶動經濟成長的重要關鍵。

蘇院長說到,他一向對設計有很大的興趣,只要時間允許,都會出席支持,他細數今年參觀過大型設計展,包括2月的屏東燈會、4月華山文傳會、5月的新一代設計展,以及10月在屏東台灣設計展,不管事結合文化藝術、工藝、影音科技或是空間,只要加上設計元素,都能縱貫古今,令人驚艷,都能充分展現台灣豐沛的創意與設計能量,相關公部門、企業與公協會的努力,值得肯定。

蘇院長表示,蔡總統已經在今年10公開宣示,要將台灣很強的製造能量,融入設計,且帶來創新與產值,讓過去MIT(Made In Taiwan)升格為DIT(Design In Taiwan)。「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升格為「台灣設計研究院」,將整合跨部會資源,讓「設計力」成為台灣重要施政價值與國家戰略。

經濟部強調,2020年成立「台灣設計研究院」將有三大使命:第一透過跨部會合作與跨領域整合,擴大設計的影響力;其次搭建設計創意平台,使年輕人創意得以發揮;第三提升企業設計位階,使設計結合經營策略,發展設計領先型企業,將台灣成為高階製造中心及高科技研發中心。

5G與智慧科技結合 公私部門發展創新應用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5)日在行政院會聽取科技會報後,5G及AI都是未來明星產業,今年5月核定「台灣5G行動計畫」,預計4年投入205億元,打造台灣成為適合5G創新運用發產環境。

文:如琳|圖:編輯部

政院長蘇貞昌今(5)日在行政院會聽取科技會報「5G頻譜政策與專網發展」報告後表示,5G及AI都是未來明星產業,今年5月核定「台灣5G行動計畫」,預計4年投入205億元,打造台灣成為適合5G創新運用發產環境。

蘇貞昌指出,目前通傳會正進行第一波商用頻譜釋出作業,預計12月10日開始競價,2020年1月完成釋照作業,台灣將正式邁入5G世代,請通傳會妥善謹慎辦理本次釋照作業。

蘇貞昌強調,為鼓勵更多各領域的業者投入,政府以只配特定頻段(4.8–4.9GHz)作為企業專網專譜,以「專網專譜」方式獨立運作,使用業者無須擔心被移頻,衍生影響設備或更換機器等後續問題,確保聯網的通訊品質與資訊安全。並於2021–2022年間擇期開放執照申請,相關部會積極辦理相關作業。

蘇貞昌指出,5G不只是電信方面的應用,更大的潛力在於與智慧科技,包括人工智慧、物聯網、資安等領域的結合,在公私部門都可以發展出有利的創新應用。

他說到,頻譜是全民共享的珍貴資源,請相關部會以促進國家整體利益為最高原則,規劃發展機制,在公平近用頻譜資源的前提下,帶動5G各項創新應用發展,提升民眾在食、衣、住、行、育、樂等各個領域的生活福祉,讓5G法展效益,真正嘉惠全體國人及整體產業,進而形成垂直應用整合方案輸出國外。

科技部表示,除5G商用網路外,台灣與日本、德國、英國等國家同步規劃5G專網發展機制,鼓勵創新應用,例如遠距醫療照護偏鄉長輩健康、智慧安全守護鄰里安全及智慧製造提升工業安全等領域。

交通安全觀念納入教育課程 預定2022上路

2020年元旦起,將行車視野輔助系統將列為定期檢驗項目,若未裝設將限令1個月內加裝,否則可吊扣牌照。

文:林立|圖:編輯部

2020年元旦起,將行車視野輔助系統將列為定期檢驗項目,若未裝設將限令1個月內加裝,否則可吊扣牌照。交通部12月4日表示,行車視野輔助系統,最高補助新台幣4000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有需求大型車輛車主儘快申請補助。

交通部指出,為減少大型車輛行車視野死角,且加速推動大型車輛裝設行車視野輔助系統,過去修法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新出廠大型車輛均應設置行車視野輔助系統才能領牌,並明訂自2020年1月1日起將該設備列為大型車定期檢驗項目,否則公路監理機關將責令在1個月內加裝,覆驗仍不合格將吊扣牌照。

為鼓勵大型車輛儘速在109年前完成設置,自2017年起補助大型車輛裝設行車視野輔助系統,迄今已補助4萬餘輛大型車輛裝設,最高補助新台幣4000元。

交通部強調,為推動道安觀念從小扎根,今年8月交通部長林佳龍與教育部長潘文忠首度共同主持道安會議,已凝聚初步共識,交通安全觀念納入教育課程規劃,預定2022年上路。

此外,為加強宣導大型車輛視野死角即內輪差危險性,已透過道安系統進行相關宣導,包含已補助37個監理所、站設置大型車視野死角及內輪差體驗區,以實際體驗方式,由解說人員運用行人立牌、相關道具或機車、自行車擺放於大型車輛視野死角,以及內輪差範圍,讓體驗者實際坐上駕駛座體驗看不見的震撼,提醒注意應與大型車保持適當距離以維護自身安全。

為培養學童交通安全知識,交通部2019年製作完成「兒童安全通過路口」數位課程與教師研習時數認證,並請各國中、小學配合運用各監理所、站與兒童交通公園的場地空間,進行大型車內輪差與視野死角體驗教學,將道路交通安全觀念向下扎根。另拍攝「大型車視野死角及內輪差」影片,除在社群網路及不同場合播放外,並於機車初考領講習及安全宣導活動時作為教材,提醒民眾與大型車輛應保持安全距離。

台61線通霄路段 月牙灣 落日大道 人氣票選NO.1

「台灣十大最美景觀公路」票選結果,「通宵‧台61線111k+000~121k+000」路段,由於擁有西濱最美月牙灣公路與落日大道,奪下全台第1名,獲得34839票的高人氣。

文:林玟玟|圖:編輯部

通部公路總局12月4日舉辦記者會,發表「台灣十大最美景觀公路」票選結果,「通宵‧台61線111k+000~121k+000」路段,由於擁有西濱最美月牙灣公路與落日大道,奪下全台第1名,獲得34839票的高人氣。

公路總局說到,11月6日舉辦「台灣十大最美景觀公路」票選活動,並在12月1截止,希望透過優美的公路影像,呈現近年來公路營造成果,讓民眾感受台灣公路的美及風情,進而吸引民眾來場充滿幸福感的公路小旅行。

公路總局表示,參選的30條公路路線中,除了第1名的台61線通霄路段外,還有台61線永安漁港脊背橋、台9線金崙大橋、台9線白米景觀橋、台14甲線鳶峰至合歡山路段、台3線三灣客庄路段、台2線金山石門路段、台21線塔塔加路段、台20線甲仙大橋及台26線港仔旭海路段,全成為前10大最受民眾青睞的景觀公路。

公路總局提到,因省道公路遍及全台,每條公路皆緊貼民眾生活與在地情感,最美公路票選活動串連人與人、人與故鄉,從民眾在票選路線的讚美留言中,除了看到對故鄉的聲援,也體察到民眾對公路經營的支持與肯定。

公路總局提醒,凡曾投票前10大景觀公路者,即能額外獲得1次「決選最高人氣獎」的抽獎機會,將在12月9日上午10點於公路總局3樓第1會議室辦理公開抽獎並在活動網頁公布得獎名單,獎項為ZenFone 6 (6G/128G) (市價17992)及捷安特高級自行車 (Liv ALIGHT 1 DISC 城市運動好 easy 2020年式) (市價14800)各2名,本次獎項及票週週抽參加獎、分享FB貼文活動獎等獎項於2020年1月統一寄送。

新銳導演國燊剪12個版本 歷經2年完成絕世情歌

新加坡新銳導演王國燊在台拍音樂愛情電影「絕世情歌」3日在西門町晚間舉辦電影首映會,由演員王柏傑、李毓芬、楊千霈、莊晴晴再次聚首,分享拍攝的酸甜苦辣。

文:路平|圖:編輯部

加坡新銳導演王國燊在台拍音樂愛情電影「絕世情歌」3日在西門町晚間舉辦電影首映會,由演員王柏傑、李毓芬、楊千霈、莊晴晴再次聚首,分享拍攝的酸甜苦辣。

王柏傑和李毓芬分別在片中開金嗓,對唱歌不那麼在行的王柏傑,拍攝時和導演不斷討論,更和李毓芬一起學1個月的烏克麗麗,但在片中唱歌機會反而不多。

被問起導演會不會度演員歌唱技巧有所要求,導演王國燊表示,到頭來我都是以他們演技為主,王柏傑立刻大笑說到,講我怎麼樣沒關係,但李毓芬是歌手出身,此話一出,全場哄堂大笑,導演趕緊打圓場解釋,不會去刁鑽歌唱技巧,轉音高音什麼的,整體還是以演技為主。

王柏傑有一場戲和樂團一起在台東鐵花村表演,拍攝時李毓芬也在現場觀賞,她回想這場戲時,笑著對王說到,蠻為你捏把冷汗,但唱得很迷人。

他們2人雖然拍攝現場真唱,但因為拍攝時天候不佳,收音時背景都是風雨聲,因此還進錄音室補唱完成。

在《絕世情歌》演出畫龍點睛一角的楊千霈,在片中飾演癌末病人,氣色看起很不好,當時很多朋友看到角色照,都覺得看起來真的病重,她還透露王柏傑有天惡作劇傳片中她的告別式照片,讓她覺得不自在,去拜拜心安後竟然發現意外懷孕。她感慨,雖然電影角色故事有些遺憾,但現實生活裡面卻意外得到寶貝,覺得驚喜。

「絕世情歌」也在台灣完成剪接,王國燊說,為了找到最接地氣的表演方式,前後共嘗剪了12個版本,因而從拍攝後製經過2年,才終於完成電影。

「絕世情歌」將於6日在台上映。

走過四分之一世紀 水利署力推台灣節水文化

經濟部水利署12月3日在行政院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行「2019台灣節水NO.1頒獎典禮」對推行節約用水績優單位,以及推廣節約用水成效卓著的節水達人給予表揚。

文:李藝|圖:編輯部

濟部水利署12月3日在行政院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行「2019台灣節水NO.1頒獎典禮」對推行節約用水績優單位,以及推廣節約用水成效卓著的節水達人給予表揚。

水利署提到,鼓勵全民節約用水,促進愛護水資源具體行動,而節水工作推動至今25年,透過水利署輔導廠商加強節水、推動省水產品普及化、立法通過馬桶及洗衣機具省水標章不得銷售,針對全國機關學校推行常態節水評比考核,展現實踐力、涵蓋力、強制力及考核力,創造台灣省水NO.1。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致詞時表示,蘇院長對頒獎非常重視,此次頒發獎金,更具激勵作用。節水工作自1995年推動至今,已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獲獎的單位或個人遍地開花,在各界樹立良好的典範,各節水楷模如何節水規劃,甚至做到零排放,新的知識、新的方法,都應透過多元媒體與記者報導讓更多人看見,一起努力讓台灣更好。

水利署長賴建信表示,感謝也恭喜各獲獎單位及達人,水利署一直持續推動節約用水,鼓勵各界將節水措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除機關、學校推動常態節水;產業用水部分,主動進廠輔導廠商節水,提水用水效率,今年度也特別增頒獎項,鼓勵節水成效優良的受輔導廠商,以後將致力和各界共同攜手打造愛水節水的優質水台灣。

水利署說到,今年共有32單位、2位節水達人脫穎而出,相較去年度評比期間的用水量,節省水量267萬噸,共創造節水效益477萬噸以上。自2017年起邀請節水專家成立節水輔導團隊,針對國內大用水戶廠商,提供協助了解自家用水情形,檢視廠內耗水設施,評估經濟效益後,研提設計可行節水方案,達到節能省水目標。

節水績優節水達人許慶耀先生,在自宅頂樓,以塑膠桶及水管自製雨水貯留裝置,將雨水引接到各樓層作為洗衣用水、澆花、洗車、沖馬桶、清洗外牆及敦親睦鄰用水等,並收集洗衣機最後一次清洗行程排水,作為下次洗衣服用水或擦地等用途,為珍惜、節約用水努力。

今年首次頒發的「落實節水輔導改善獎勵獎」,工業組特優獲獎單位為勝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大園工廠、大連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大發廠、達和環保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嘉義分公司鹿草垃圾焚化爐;非工業組特優獎獲獎單位為台灣固網股份有限公司內湖光電大樓、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總部、雲朗觀光股份有限公司桃園分公司翰品酒店。

中山區條通違規業者未改善 重罰6至30萬斷水斷電

中山區條通地區是酒店及酒吧聚集區,北市府在1995年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從住宅區變更為商業區,建築物所有權繳納都市計畫回饋金後,多就地合法。

文:莫子涵|圖:編輯部

山區條通地區是酒店及酒吧聚集區,北市府在1995年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從住宅區變更為商業區,建築物所有權繳納都市計畫回饋金後,多就地合法。

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今(4)日表示,為積極輔導業者合法化,近期不僅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修改回饋金計算公式,大幅降低回饋金的繳納額度,而且也修法免除辦理變更使用執照程序,以資便民。不過,今年年底前違規業者若仍未繳納回饋金或停業改善,將重罰6至30萬,並執行斷水斷電。

建管處提到,中山區條通商圈過去即存在住、商混合問題,北市府在1995年雖然變更為可開設酒吧、飲酒店的第三、四種商業區,但業者要尋求合法化,必須依「台北市主要計畫商業區(通盤檢討)計畫案變更回饋相關規定案」,繳納高額的都市計畫回饋金,並須委託開業建築師辨理「變更使用執照」,檢討建管及消防相關法令符合規定,不僅行政程序繁複,而且所費不貲,致多年來合法化的店家屈指可數。

建管處長張明森表示,北市府在今年10月25日公告修正商特區的回饋金計算公式,以條通商全為例,修正前的回饋金額度,平均每坪約3.6萬元,修正後調降為1.5萬元,每坪降幅近6成。建管處並配合修正「台北市一定規模以下建築物免辦理變更使用執照管理辦法」,放寬200平方公尺以下的飲酒店允免申請變更使用執照,藉以簡化申辦程序,以利簡政便民及推動行政革新,促進產業發展。

經建管處統計,中山區條通商圈的飲酒店、酒吧等場所計有48家,其中22家免申請變更使用執照即可合法使用、有22家必須繳納回饋金後方為合法,另有4家必須停業或縮小營業面積,或變更營業態樣。凡列管的違規場所,必須在2019年12底前繳納回饋金就地合法,否則將依違反都市計畫法或建築法,重罰6至30萬,並執行斷水斷電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