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506

當小報化 遇上數位化

140901v0201

獨家汐止報2014年9月16日

 

(文/張淯)今年初,一位曾在台灣工作的外籍記者福克斯(Chris Fuchs),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上批評台媒「把閱聽大眾變僵屍」,在台灣媒體可謂吹皺一池春水。

 

事實上,主流媒體小報化,是本世紀初就已顯現的徵兆。從上個世紀末英國《衛報》抽出副刊內容出成較小開本,2003年《獨立報》讓大、小報同步在市場發行,美國的《華盛頓郵報》與《華爾街日報》以小報吸引年輕族群,或藉以打入新興市場,開本輕薄化與內容輕鬆化,幾乎已成為主流媒體救亡圖存的唯一靈藥。畢竟,以英國《太陽報》這份「小報中的大報」,發行量幾乎等於英國前五大全國性報紙的總和,再有理想,也需先顧及溫飽。

 

但是,當數位工具把人們慣壞,將接收資訊的時間單位,從日報拉到即時性新聞,發行網絡從單一權威機構,透過社群媒體深入到你我身邊的朋友,甚至,個人媒體的信服力,勝過日益崩壞的主流媒體……長期以來只顧著低頭找麵包碎屑的媒體,終究迷失了原來的路。

 

2014年,對《台灣獨家傳媒》來說,是個充滿戲劇張力的一年,也切實體驗著危機等於轉機的箇中甘苦。在經常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惶恐中,唯一欣慰的是發現,以往被評為傻或愚蠢的堅持,逐漸找到更多的同路人。
也因為有這些人,讓我們相信,唯有專注在今日挖掘出獨家,才可能成為明日的主流。

繳費方式更多元 汐止地政事務所刷卡沒煩惱

新北市汐止地政事務所為提供民眾更優質、貼心的服務,來所申辦登記或測量案件之地政規費除臨櫃現金繳納外,已開放持悠遊卡臨櫃繳納、晶片金融卡轉帳(網路ATM)、信用卡線上刷卡(需先向地政事務所取得線上繳費案號與檢查碼)等多元管道地政規費繳納服務,歡迎洽公民眾多加利用!

 

汐止地政事務所主任黃信煊表示,為因應民眾付款習慣的改變,地政規費繳納方式除原有之臨櫃現金繳納、銀行或郵局匯款外,現在更提供了悠遊卡、晶片金融卡轉帳(網路ATM)及信用卡線上繳納等方式,讓民眾不再因忘記帶錢或需要攜帶大筆現金而感到煩惱。

 

黃主任進一步提醒,無論是選擇以晶片金融卡透過本所繳納地政規費專屬網頁或新北市政府採行之e-Bill全國繳費網線上繳款,亦或是利用內政部地政司線上申辦系統以晶片金融卡或信用卡線上繳納規費(需先向地政事務所取得線上繳費案號與檢查碼),其相關手續費採使用者付費原則,由申辦民眾自行負擔。

 

另外,新北市汐止地政事務所也提供測量案件現場退還溢繳規費服務,歡迎民眾多加利用。在申辦測量案件時,偶有發生在繳費後,測量員在審查案件時發現規費溢繳情形,只要是在測量期日前,測量員發現或民眾主動提醒告知規費溢繳,皆可辦理現場退還溢繳規費,申請人只要將收據第一聯正本帶至測量現場,即可退還溢繳之規費,免去民眾再度往返事務所之時間與金錢花費。但如果是發生在現場測量時或測量後之相關退費情事,還是需要至事務所辦理退費,以確保申請人之相關權利。

 

汐止地政事務所黃信煊主任表示,複丈現場退還溢繳規費可以節省申請人往返地所退費的時間,提升為民服務品質,該所將本於「活力、品質、 效率」的為民服務理念,持續推動更優質的地政服務。

是美味也是人情味尋找一種屬於媽媽 的味道─莉庭古早味

140916v0401

位在汐止樟樹一路的莉庭古早味,已經有著十三年的歷史,從原本的樟樹店,還拓展出分店青山店。兩家店皆以口耳相傳的方式,以「媽媽的味道」聞名,同時在店面的設計上,也都有著古意盎然的懷舊風格,吸引很多美食饕客來見證美味。

 

說起餐廳創立的由來,老闆林莉庭說她本身原本對於古早味的東西就很有興趣,以前住在雙連區,感受到屬於古老傳承的家的味道,那是種由媽媽烹煮,帶給一家人幸福感覺的好味道。結婚後,又從婆婆那傳承到了古早的美味秘方,就是這些美味的溫馨,伴隨著成長的記憶,讓林莉庭念念不忘。可惜她發現,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很多古早的風味都已經漸漸失去,她當時就只在自己的家烹煮美味,家人朋友都讚不絕口,紛紛鼓勵她出來開店,不要讓這樣美味只藏在家裡。

140916v0403

於是十三年前,林莉庭開始擺小吃攤,後來因為要照顧小孩子,開始有了店面。初始賣的只是切仔麵、油蔥伴麵這樣的家常吃食,還有各種滷味。之後隨著客人接受度高,再逐步增加品項,那時林莉庭自製魯肉飯,用細的手工自己切肉,客人吃後讚譽有加,還說比基隆廟口那邊好吃,之後演進做成咕嚕肉飯,乃至於成為一道知名美味,連美食網站都經常報導。林莉庭的古早味,不添加中藥等東西,而是單純的用醬油、油膏、米酒等傳統佐料,做成很家庭風味的家常美味。各式的炒類美食,是後來逐步發展出來的,包括炒麵炒飯等,其中海鮮麵的味道非常獨特,保證是別家沒有的好風味。

140916v0402

如今已發展兩家分店的莉庭古早味,老闆坦誠,在創業初期,也曾經歷過很辛苦的過程,特別是樟樹總店所在的位置,其實比較偏離熱鬧的街區,初始經營真是創業維艱。林莉庭以感恩的心境說,在最苦的時候,宗教帶給她心靈很大的指引,透過唸經,讓她心靈有了寄託,後來整個店的生意也真的越來越好。她也強調,她開店的心態,就是「把客人當成家人」,煮飯給客人,就好像煮東西給家人,不論是飯或麵,林莉庭用的食材和調味料,寧願花多一點成本追求健康,守住美味與健康品質。這樣的用心,客人也真的充份感受到了。來到這裡的客人都表示,莉庭古早味,真的是吃得到「用心」的好地方。

 

林莉庭的用心還表現在兩家店的裝潢上,兩家店的設計,都由她親自監工,親自規畫,上頭的字句,就是她開店的心境。她想告訴人們,提醒大家記得什麼是「小時候的味道」,那不只是美味,其實也是一種人情味。這裡就像家,我們在家中吃飯不用擔心食安問題。這裡也代表著一種記憶,讓你想起媽媽的味道。

 

穿越汐止的美麗支流─保長坑溪

140916v0407

文章提供:汐止文化網 鄭維棕

 

 

保長坑溪位於汐止的東南方,主要由姜子寮溪、小坑溪及石硿溪三條小野溪。

姜子寮溪發源於姜子寮,此地過去曾發生過颱風期間的大崩山,造成下游汐止市區部分地區淹水,更使原本住這裡的許多民眾外移。此區有汐止最高標高的姜子寮山,標高729公尺,與基隆市的暖暖山系連接。而著名的汐止建順茶行黃敦釋家族即從姜子寮移出茄苳定居。

 

至於另一支流石硿溪,發源於石硿子,過去,這裡擁有許多的煤礦,因此,沿著溪流旁的小路還有運煤的鐵道。石硿溪旁有東山國小,當時汐止區公所在汐平路上的仁愛橋下還挖了一個人工水池,隨然成為汐止的著名景點,但卻嚴重破壞此區的自然景觀。

 

至於在忠孝橋與保長坑溪交會的則是小坑溪,這條溪發源於小坑,直達鴣鴣崙,與汐止五分山群相連,跳過山背,即是著名的大尖山。保長坑溪是汐止也是基隆河沿岸最大的支流,沿著這條野溪,可以一路到平溪,沿岸風景秀麗,是汐止景觀最為豐富的觀光勝地。

 

保長坑溪過去在下游部分,有一個最著名的石門峽,這個由河川自然沖積而成的景觀,不但吸引許多人夏天到此旅遊,更重要的是石門峽上方,有一道吊橋,過去是石門通往汐平路重要的交通,這個景觀至今依然存在,幾乎是汐止目前碩果僅存的景觀。

 

而上游的仁愛橋,更是夏天旅遊的好地點,非常適合全家大小旅遊。旁邊的東山清瀑布,渾然天成,景觀秀美。沿著汐平路而上,美麗的櫻花、楓葉自然成型,相當漂亮。

 

而一路通往平溪時,可以到老街遊玩,向右轉不遠,就可以到著名的菁桐火車站,值得遊客一遊。

汐止區原住民豐年祭 感謝上蒼賜予豐衣足食

140916v0502

▲穿著團統服飾的頭目們

 

汐止區原住民朋友們的年度最大盛事,汐止區原住民族豐年祭,於103年8月31日在汐止樟樹國中舉行。

 

每年的七月~八月的時候,就是一年一度的豐年祭來臨,阿美族是非常注重祭典儀式的族群,豐年祭如同阿美族的過年,也是真正代表阿美族文化、信仰、規範、教育的祭典,在豐年祭中可以看到阿美族最豐富的文化,歌謠響亮同時搭配著舞步也會凝聚彼此的感情。由新北市政府主辦,汐止區原住民發展協進會執行的汐止區原住民豐年祭,透過這個歷史久遠的活動,來喚回族人們共同的回憶、共識及活絡族群文化、精神,並增強族群間的認同。

140916v0503

▲可愛的原住民小朋友

 

在31日這天,在汐止區各個部落頭目的帶領下,原住民朋友們穿著傳統服飾,包括男女老少一起出席這場盛會,活動當天也有許多的貴賓,以及來自各地的民眾共襄盛舉。原本傳統的豐年祭行程要至少三天以上,但在都會區的原住民豐年祭,因時制宜,將活動濃縮在一天舉行。活動於上午八點半開始,第一個節目是勇士報訊息,迎接總頭目進場。上午的節目有迎賓舞、勇士舞還有宴靈的活動。參加的部落包含汐止區的忠校部落(頭目宋建安)、北峰部落(頭目吳金生)、花東部落(頭目林金山)、水源部落(頭目洪莫威)、新茂部落(頭目周阿生)、山光部落(頭目陳明華),以及厚德部落(頭目張廣安)。各部落的婦女會場,也都共同參與此一盛事,她們是山光婦女會長江淑慧、厚德婦女會長胡美華、忠孝婦女會長林玉妹、北峰婦女會長秦香蓮、花東婦女會長林蓮花、水源婦女會長廖仲惠,以及新茂婦女會長林秀玉。

140916v0501

▲熱鬧的大會舞及現場熱絡的人潮

 

下午的節目則為各社團表演,以及傳統部落舞比賽和部落創作舞比賽。整個活動於下午三點的【送靈】大會舞後進入閉幕。並於四點時舉行閉幕和頒獎儀式。

 

今年活動是首次於樟樹國中舉行,那裡有個加蓋的場地,也因此,雖然活動當天下午汐止落下暴雨,但絲毫不會影響整個活動的進行。這也是上天護佑今年的豐年祭,一切平順,賓主盡歡。

專訪汐止區原住民發展促進會理事長 林金一 守住原住民族的傳承文化

140916v0504

今年是第一次到樟樹國中舉辦活動,我們借人家場地,也都非常的重視感恩的心,在活動開始前我們還自己找人過去協助除草。我們原住民朋友,是個很重視傳承,重視禮儀的民族。

 

在這次豐年祭的活動中,也是要展現這些傳統,給新一代的年輕族人知道,也許我們因為生活要遠離家鄉來到都市打拼,但我們都不會忘本。

 

以前阿美族是母系社會,如果男人入贅到家,一定要有朋友才能一起幫忙家庭工作,然後找的朋友一定是找同年齡層,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同一個年齡層會結成一個階層,所以在我們的儀式中很重視不同年齡階層的傳承。每個年齡階層也有屬於那個階層的歌。在祭典中配合不同的歌曲,也可以知道現在上場的是哪個階層的族人。在我們原住民的年齡階層中,有著重要的教練意義,以及長幼有序的概念。

 

在祭典活動中,有幾個重要的儀式,其中【迎靈】,是代表敬老尊賢的意思,部落耆老們會進行迎靈儀式,由部落長老升起火堆,之後移往司令台,以酒向祖先祝禱,由總頭目帶領各部落頭目們唱頌讚歌,並宣示豐年祭開始。
真正的豐年祭在花東應該有三天,我們如今在都市區,就只壓縮在一天。但各種儀式的精神都還遵守著。

 

一個最種要的儀式是【祈福】,由大會會長帶領各部落頭目唱讚歌,進行祈福儀式,主祭者和陪祭者面向東方向祖先祝禱,婦女以頭頂祭品前往主祭台,到達主祭台時婦女將獻祭物交由勇士,隨後退場獻祭。

 

至於【宴靈】則是先跳迎賓舞後再接著是勇士舞,歡迎總頭目帶領各部落頭目及部落族人鄉親及長官來賓跳大會舞起宴靈,銜接起來各部落的舞蹈表演。

 

真正的宴靈應該要做兩天,在都市區我們比較簡單只做一天。所謂宴靈,其實若以漢人的角度來看,可以廟會來做比喻,在漢民族的廟會活動中,不是也會演戲酬神嗎? 其實豐年祭中的宴靈也是類似這樣的意思。

 

在真正原住民的祈福儀式中,其實也包括讓年輕男女互結情誼,在從前「選女婿」的時代,男女都會帶著一個袋子,可以放檳榔香菸等等,在跳舞的過程中,女子的父母看中哪個男生,那就把定情物例如一顆檳榔放在男方的袋子裡,就是表示要這個男的入贅。儀式結束後,男生第二天就要開始去女方家幫忙,如果一個男生有兩個女方找他定情,他就要挑一家過去。當然,這是從前啦!進入現代社會,族人早已是自由戀愛。

 

在宴靈後,接著也要送靈,也是以大會舞的形式來送靈,期待明年再見。透過這些原住民的儀式,我們也在守住原住民族的文化。

 

目前在汐止地區的原住民有大約四千四百多人,其中阿美族有兩千八百多人,參加豐年祭的這七個部落都是阿美族,但也歡迎其它族共同參與。在汐止這邊,每個部落只要有五十個年輕人就可以獨立出來成立新的部落,但也不能說一個里有好幾個部落。在傳承文化以及配合現代化的鄉里制度間,會取得一種平衡。

厚德里基本介紹

140916v0601

本里位於汐止區西方,北臨三光里,南與忠孝里連接,西部以基隆河為界,東以昊天嶺高速公路與智慧里分界。民國八十七年二月九日汐止鎮行政區域重新區劃,本里正式編制隸屬汐止鎮行政區域範圍。至今約十多年光景,因土地重劃及建商青睞等因素,使社區蓬勃發展,人口密度遽增(轄區陸續分布15新興社區與原有里民傳統住戶),且本里原住民人口數(948人)居全市之冠。(資料來源:汐止區公所)

打造環境和治安的優等生 專訪厚德里里長 陳有諒

140916v0602

本里是以集合式住宅比較多,大約有七千七百多位里民,其中原住民有九百多位,在我們里裡有個花東新村,這是在民國88年政府為安置原本居住在白匏湖山區北上謀生的都市阿美族人,因此把阿美族人安置到現在的汐止花東新村,以只租不賣的形式提供他們一個住的地方。

 

我在厚德里擔任里長目前已是第二屆,從民國九十五年當選第一任到現在,也服務在地超過八年。我從就任開始就積極投入整頓環境以及加強治安,在我就任的隔年本里參加台北縣的治安評比,就得到全縣第一名。其實九十六年就已經開始得獎了,九十七年是特優獎。在環境方面,實在說,要把這個包含原住民及漢人住民混雜的環境做到最好的整理,一開始並不容易,但是我深信只要有心去做,一定可以把困難的事做到好,在周錫瑋擔任縣長那個年代,我就開始積極努力,以位於本里範圍內的樟樹國小來說,記得在民國九十四年,那時候教育局有做環境評比,當時樟樹國小校長就有跟我說,在台北縣278個國中小周邊五十公尺環境評比中,樟樹國小的成績是倒數第一的。九十五年我當里長開始,我就極力投入環境改善,之後我帶領厚德里去參加環境比賽,我得到的了全台北縣的前三名。那時我就已讓本里整個煥然一新,並且我還到處參觀取經,吸取外地的環境規畫優點,學習如何做綠地美化,雖然我們厚德里空地有限,幾乎沒有空間可以種植花花草草,但有一次我去歐洲參訪,看到了他們如何把花草種在電線桿美化市容,我就學習起來,把厚德里以這樣的方式來美化,現在厚德里看起來已經比較賞心悅目。年年參加環境比賽,都名列前矛。目前厚德里已經連續兩年得到環境五星級認證。

140916v0603

里長的工作是自發性工作,每天要積極去想如何為本里環境做更多的事。我很感謝我有一群可愛又認真負責任的環保志工,他們每天天一亮就自動出來打掃環境。我們這個里有兩所學校,經常小朋友下課後,或是居民晚上乘涼時間,難免會製造垃圾,還有當初原住民朋友基於熱情習性,常常一下班回來就席地而坐喝酒,這些都帶來環境的髒亂,但經過我們這幾年積極的勸導,都已經有了改善,吃完東西也都會把垃圾自己收起來。厚德里的環保志工隊是在我就任里長那一年,民國九十五年八月成立的,共有三十多位志工。同年成立的還有巡狩隊的重組,有五十多位志工,都已經跟著我八年多,是我得力的左右手。他們犧牲自己的休閒時間,長期義務性的為里民服務,我真的非常感謝。
里長的工作,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我身為里長就是做為里民間的橋樑,不要有隔闔,有問題,就馬上想方法把問題解決。本里的人口數是全汐止第二多的。不論是面對原住民、漢人或者其它外來人口,只要是本里的事,我都要用心解決。本里的老人也很多,我成立了一個老人中心,自掏腰包,每周三舉辦老人共餐,之後又成立銀髮俱樂部,就在今年八月剛成立。我知道其它里也有做老人共餐,要收一點費用,但我這邊完全免費。

 

本里的特色還有,我們有著全國第一座的公共托育中心,包括許多國外貴賓美國澳洲等都來此取經,像國台辦主任也曾來過這裡參觀取經。當初我接任里長時,就主張「人盡其才、地盡其利」,我們這裡有一個很大的活動中心,我就想讓這空間可活化,所以就積極爭取我們可以提供這空間給政府做使用,結合托育中心、親子堡、還有銀髮俱樂部,我們活化了空間,從一百年十月到現在,大概有六七萬人次去那邊做活動。最近我還在爭取的,還有在本里設立YouBike據點。只要可以為里民謀取福利的,我都一定去積極爭取。

 

展望未來,我極力推動要建一個景觀吊橋,溝通厚德里和社后地區。因為很多其它里的學生要到樟樹國中上課,還要繞路,如果可以做這麼一個橋,讓人跟腳踏車可通過,有利學童上下課,也方便基隆河兩岸居民互動。

汐止區第四處銀髮俱樂部於厚德里成立

140916v0604

▲在活動中心有寬廣空間讓老人活動

 

 

新北市汐止區厚德里,八月二十七日於厚德、山光市民活動中心成立銀髮俱樂部,社會局長李麗圳、汐止區長徐開宇和市議員廖正良、忠仁‧達祿斯等人均蒞臨參加,這是汐止區的第 4 處,也是新北市第 146 處,銀髮俱樂部除了有適合老人家使用的走步機和按摩椅等健身器材外,最特殊的是有部投籃機,讓銀髮長輩也能練習投籃,舒活筋骨。

 

汐止區厚德里長陳有諒辦理老人共餐已半年多,每到週三中午,巡守隊辦公室便會聚集長者及志工媽媽,當志工媽媽在準備美味的料理時,長者便會開始閒話家常,飯後更是有消暑的當季水果可享用,偶爾還會結合警察局提供反詐騙宣導,非常具有特色,連國台辦都來參觀過。

 

厚德里長陳有諒表示,為了老人家的身體健康,所有食材均為志工媽媽親手調理,不添加多餘的調味料,該處共餐迄今,除了有心人士贊助外,不足數均為里長支付,共餐時還會多準備份量,讓長者可以打包帶回家中給行動不便的家人享用。

李麗圳局長表示,朱立倫市長非常重視長輩的身體健康和休閒生活,因此在各地廣設銀髮俱樂部,設有泡茶區、棋藝區、書報區、健身區等,讓長輩可以彼此交誼,並鼓勵長輩多走出來一起共餐,讓生活更加健康樂活。

全國首創─汐止忠厚公共托育中心 專訪中心主任 包崇明

140916v0701

新北市政府為結合政府與民間資源共同照護孩子並與父母親共同分擔養育子女的重擔,讓年輕父母無後顧之憂,能夠安心將孩子放在環境良好的托育場所,從民國一百年起,積極設置公共托育中心。到今年已經設置了三十所。

 

而不僅僅是新北市第一座,也是全國第一座的公共托育中心,就是位在汐止厚德里忠厚市場二樓的「新北市汐止忠厚公共托育中心」。在民國一百年剛成立時,備受各界矚目,當時大家都在看,是不是只成立一家做做樣子?但如今這個結合優質平價的日間托育和社區親子館「二合一」的服務,已蔚為全國風潮。包括汐止本身,也於去年在汐止金龍市場的二樓成立「汐止北峰公共托育中心」,讓汐止區有了兩處公共托育中心。

140916v0702

新北市汐止忠厚公共托育中心,提供新北市0-2歲嬰幼兒日間托育服務,以及0-6歲兒童社區親子服務,如親子律動、歌唱奧福音樂、塗鴉捏塑、故事繪本及親職講座和親子教育等。這裡聘有專業的教保人員、護理人員及保母人員,並且以分齡照顧的方式,依據兒童發展階段,給予適切的照顧與活動刺激。托育中心也非常重視安全,實施門禁管制與衛生管控,備有四十八支鏡頭二十四小時監控。托育中心除了是一個最佳的兒童托育教養環境,本身也是一個結合社區資源,共同投入社區幼兒及親子服務的場域。

140916v0703

汐止忠厚公共托育中心主任包崇明先生表示,今天政府有這樣的德政,希望家裡有零到六歲孩童的家長,能夠走出家庭走入社區,可以來交朋友,多多讓孩子使用這邊的遊樂設施,讓這裡發揮最大的功用。

鄭維棕汐止懷古單元 牛稠頭

140916v0802

牛稠頭位於汐止頂街與下街分界處,為早期水返腳重要交通孔道。 水返腳早期交通當未開發時,對外的交通,主要靠基隆河。時基隆河尚未淤積,河面寬闊,流量充沛,海水漲潮亦至於此,故河面成為渡船航運的要道。街上的人家,不管是到台北買貨賣貨,或者是出外辦事,皆喜以此渡頭做為交通的中心,曾造就汐止街的繁富。附近大轉折處,即為著名的「灘音」。

 

牛稠頭除了為早期的交通要道外,亦為人民飲用水重要之地,當基隆河尚未受到污染時,街上的人民,皆以基隆河做為飲水來源,直到汐止街長陳定國完成水源地的水壩之後,這種現象才逐漸轉變。

 

在汐止最古老的街路是中正老街,早年因貨物交換市集活動,形成繁榮的街市,目前包含有義民、禮門兩里,早期擁有渡船頭和牛稠頭兩個碼頭,牛稠頭更是做為五口通商的碼頭,負有淡水至基隆兩地貨品轉運功能、是汐止早期商業精華區。

從文化推廣走向植入文創質素之路

140916v0801

【文化講談專欄】鄭維棕(作者為在地文史工作者,萬金石汐止社大秀峰高中校區副校長,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生)

社大近年來,英國工業設計師Jonathan Ive設計的iPod,捲起狂風,短短幾年,竟然創造出超過千億美金的產值,一個創意十足的設計,帶動的創意產值,令人瞠目結舌。

 

然而,一個文化創意的產品,並不是一般倉促成軍的隊伍所完成的作品,也不是「業餘者」或「純粹文化人」的創作,而是一個專業的「設計師」和埋藏深邃的文化燻染,再透過敏銳對普遍大眾的消費習慣之觀察,並對當下「大眾文化」之深入體會,透過一連串驚奇設計所組成的創意性所衍生設計出之傑出商品。一個傑出的創意,再加上專業的設計,讓iPod成為一個風靡全球的商品,衍生的商業利基超乎人的想像。

 

「創意」需要奠基於「知識」、「經驗」與「技術」,更需要有一群創意的伙伴和敢投資且眼光如鷹的投資者。特別是文化產業的創意,如何把抽象的文化,轉化成為具象的生活,並且成為一種文創產品,融入人的生活,這中間有一段深淵之斷裂。

 

事實上,一個文化創意之學習過程,是可以為個人、企業、社區與社會,累積龐大的資本,這個資本包括包括「知識資本」、「互信的社會資本」和「建構成功學習環境的社會文化資本」,這些資本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時,就會像火山爆發一樣,瞬間帶來不可限量的影響,iPod和iphone就是明顯的例子。這個創意不僅改變了人的生活,甚至連走路的樣子(低頭族),也被深深的浸染。透過文化創意之實踐,不僅可以累積個人與企業的產業資本,更是一種長期累積城市資本的最佳手段。

 

長期從事地方文化工作,在寡少的資源下,如何透過一種有效的資源引道,和文化機轉的活度,找出文化浸染生活的捷徑和通道,讓文化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質素,我發覺最有效的的方法,就是將「文化推廣之路」,改成「植入文創質素之路」!也就是說,當「文化推廣」不斷的叫人花錢、花資源、花體力,甚至花資產時,所有的論述,都讓有心人不斷的退縮。不僅個人囿於財力精力越來越不敢投入文化推廣,更讓文化推廣成為菁英享受文化。甚至有時更直接的講,文化推廣成為文化藝術行銷公司的賺錢法寶,對地方文化根本一點幫助都沒有,是另一種化妝的的賺錢術。從過去一場國慶表演要花二億元,一場活動幾千萬,除了拿納稅人的錢當冤大頭外,對地方到底有什麼幫助?為什麼在地人需要跟主辦單位豁稀泥和起舞。

 

屈指一算,任何一個會計算的企業家,都不會做上面這樣荒唐的事情。在地人在資源這樣匱乏的環境下,對於所有會花錢的文化工作,更是斤斤計較。斤斤計較沒有什麼不好,這樣,會讓真正想從事文化推廣的人,日思夜想在寡有的資源下,文化的引道在哪裡?文化機轉的機會在何處?地方文化者的活路又在哪裡?

 

從事文化工作二十多年,很幸運碰到很多很棒很有格局的企業家,也碰到很多具備理想創意的人才,更經歷了各種風風浪浪,生命的困頓和難走的迍邅。這些經驗讓我深深體會,為文化創造平台,讓文化找到出口,更讓文化成為可以「創造產值」的文創商品,是從事地方文化一條不歸路。如果不從這個難度下功夫,所有文化的推廣,都如短暫的秋風,即使萬紫千紅,也在短時間就被冷冽的寒風吹的東倒西歪。即使不經歷秋風,短暫虛假的熱鬧和興盛,也會在資源耗盡後,經歷內耗和人性的爭鬥,不戰自垮!從台灣頭到台灣尾,二十多年來,我看到不盡其數的案例,歷歷在目!

 

也因為這樣,二十多年來,我在地方從事文化工作,不會想在這個推廣上發財,如果看不透這個準則,十多年前,我會像多數汐止在地文化人一樣,早就收攤不幹了。只有笨蛋才會在沒有利益的事情上(甚至還要自掏腰包),不斷的作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

 

然而,我知道,要讓文化如活水,一定要讓人有持續性的收入,讓文化可以創造產值,也就是讓文化可以走向文創之路,並讓文創植入到在地人的生活中。在這樣的理念下,我因而建構網路平台,用平台衍生的周遭資源,再用平台去滾盪資源,如此,我養活了自己,也養活了家人,更重要的是我的文化理想也沒有被淹沒,在地方教育、文化、人才及各種文化和公共議題中,永遠有我的影響和發聲的位置。

 

我的意思不是說我的平台很厲害,我很有賺錢的能力。我是說明,當文化開始走向具有文創質素之路時,讓文化可以變成文創的商品,即使像這樣一個虛擬平台的「產品」,竟然可以創造產值,竟然讓人也可以擁有一條活路,讓文化的推廣也可以一直走下去。那麼,如果是一群人,群策群力,再加上擁有企業資本,更有格局的眼光,誰說搞文化一定是虧錢的事業?那是因為用很落伍的文化觀念在搞文化,不知推展文化的精髓所在。

 

嚴格講,我比很多人還不精明,資源更為匱乏,我甚至比多數人還沒有堅持的條件。我是學哲學的,常被別人笑說我們是在黑暗的房子中,抓一隻黑色的貓!會想但不切實際啦!但不要忘了,「方向比努力重要」,沒有思想的深度和厚度做支撐,再多的技術和努力,都沒有用。

 

當馬雲的掏寶網什麼都可以賣,而且賣到成為中國的首富時,做地方文化工作的人,卻不知道善加利用網路平台,再利用這個強勢的平台,想辦法讓文化透過這個通道,讓文化有機會機轉成為文創的質素,再深度的植入到地方人的心底中,文化怎麼有機會走向文創之路?而這樣的想法,就是我當初建構地方文化資訊平台的想法!經過十多年的辯證和風雨,不斷出土的成功案例都證明我的看法是對的,而且越來越極端的證明這個方向與風潮,只會越來越明顯,而且更加的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