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537

鄭維棕 汐止懷古 單元

141001v2103

陳萬乞古厝
陳萬乞古厝位於中正路老街上,從高速公路汐止交流道附近觀看,古厝的規模與原建時的原始狀態依然清晰可見。
目前該房子由曾擔任過汐止鎮代的 陳際昌居住,陳際昌對於此間古厝的維護亦相當用心,是汐止難得保持較為完整的史蹟,古宅大約有90年的時間,為巴洛可式建築,是汐止頗重要的史蹟。

 

 

141001v2104

余厝
余厝的主人為余成家,曾當過石碇堡保正,並開設鹽館做大盤買賣的配銷。
余厝興建於一九二三年,距今約有九十年左右的歷史,樓房為二層拱磚柱洋房,二樓頂正面有「余協勝」題號,樓房面向老街,拱門下則有上釉的琉璃花磚為裝飾。

 

我的人生沒有計畫 就是不斷奉獻服務

141001v2201

專訪基督教改革宗長老會信望愛教會牧師 彭禎祥

在汐止車水馬龍的路旁,座落著一間外觀看起來不像教會的教會。位在大同路旁的基督教改革宗長老會信望愛教會,一點也不像電視電影裡的那種美美的教會,相反地,這個教會只是櫛比鱗次的公寓大樓中的其中一小層樓。然而,愛心的奉獻才是教會的真締,信望愛教會的牧師,彭禎祥先生,用他的愛心,已經在汐止地區,照顧弱勢族群超過十八年。以下是彭牧師專訪:
汐止信望愛教會已經創立十八年了,基督教改革宗長老會,是基督教最古老的教派之一。我也是虔誠的基督徒。
其實我是很晚才入教的,過程也充滿了上帝的安排。先來說說我的人生吧!我本身是軍人出生的,年輕的時候是服志願役,到了二十六歲退伍,當時還年輕,但沒有一技之長,就想要再進修。有段時間我就去擔任警衛的工作,以半工半讀的方式,邊工作邊準備考試資料,要考什麼呢? 一開始我準備的是郵政特考,但有一回朋友來看我,好心的跟我說,現在準備郵政特考太晚了,還不如直接考大學,於是我聽了他建議,改為專心念考大學的書,皇天不負苦心人,我考上了東吳大學法律系夜間部。老實說,當時的我,滿腦子都只想賺錢,特別是我考上法律系,那之後的路當然就是一路念完再考上律師執業,那樣是最完美的了。
但上帝的安排,給了我一條不同的路。
就是在念大學的這段期間,我因緣際會的信了耶穌,本來我也是如同大部分台灣民眾一般是屬於本地信仰。但我說是上帝的安排,總之,在大學時期,我的心被上帝觸動,我從此信教,不但信教,並且我還想去念神學院。當時我參加的教會,有三個朋友去考神學院,也都考上了,我有點羨慕也很想去考,當時我就去神學院旁聽。

141001v2203
雖然沒有入學,只是旁聽,但我比任何正式學生都還勤奮,我以旁聽的身分,卻每堂都不缺席,甚至也跟一般學生一樣寫報告,我還把學分都修滿了,有的老師可能還以為我是正式學生呢!到了學期結束,教務主任說:「彭禎祥的學分修滿了,要給他畢業」,院長說:「彭禎祥也沒入學,如今學分也修滿沒課上了,就給他一個學士吧!」,但因為我本來就已是大學生了,成績也不錯,後來學校就叫我寫論文,之後我就成為道學碩士。
剛進去神學院沒幾個月,那兒需要一個幹事,是無給職的苦差事,沒人想去做,我是新人,就讓我來吧!並且我是當做全職來做。過了半年,有一天開董事會,他們看我工作認真,想要調我為正職,那時我已結婚,太太大肚子快生了,董事會問我一家三口養家要多少錢,我就回答說每月有一萬五就好了,於是就去就任。後來汐止這邊也是如此,當初一個韓國牧師被調去大陸,後續沒人接,於是我就去承接這個工作,這一接直到現在,已經超過十八年,這中間地點有換過四個地方,房子都是用租的,包括現在這裡也是一樣。
在我接任時,我還不是個正式牧師,之後接到通知要成為正式牧師,當時我還說不要,因為我已經習慣為人服務,也不計較稱謂,反倒現在人家若叫我牧師,我還不知手往哪裡擺呢。
但就是這樣,再次地我接受上帝的安排,說實在的,我的人生許多都是沒計畫的。教會這邊,一開始雖說是承接前任的,但資產其實幾乎完全都是我後來陸續開發的,由於教會的收入不多,中間為了生計,我也開始去學校兼課。我這個牧師是很平凡的,沒甚麼值得看為高高在上的事。上帝要我為誰服務,我就努力付出。最早的時候我們教會,承接的業務是社會局指派的獨居老人照護,一年後汐止市公所成立獨居老人志工隊,老人服務被接走,接著我就做小太陽專案。過往時代,汐止是常淹水的地區,每有淹水的時候,我一定下去幫忙,可能因為如此,很多單位也看到我的用心,有些照護的案件就會推薦給我們教會。這中間遇到很多貴人,例如謝青峰等等,他們會引介案子給我,我這個人就是這樣,不會積極爭取甚麼,反正上帝安排要我做什麼就做什麼。就這樣,我投入了照護孩子的工作,做了這十多年。許多孩子從幼兒到大學,我都陪他們成長。
說來也好笑,很多人承接一個專案後,會來我這裡開課,好比說一個為期三個月的電腦專案好了,三個月過後,該主辦單位已經徹了,但我這裡卻繼續開課。乃至於有時候,當初專案的人兩年後來看望我,一看到我還在開電腦課會嚇一跳,說牧師這案子已經結束了好幾年了,你怎麼還在開課?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我這邊的學生也不少,有好幾十個以上。這些學生都是弱勢族群,多半是來自單親家庭,也因為家庭生計有困難,無法去念安親班,才把孩子送過來。
我自己本身說實在的,我是牧師不是專業老師,有時候身份是衝突的,因為教學生,學生若皮,你一定要對他們要兇,但我是個牧師,我怎麼對學生兇?

141001v2202
但一年一年下來,我卻也照顧許多學生,說真的,這裡有很多學生很皮,會把門整個拆下來,會嬉鬧頑皮,吵得很兇,要人克制脾氣很難,我如何既維持課堂秩序,又要不發脾氣? 我知道學生難教,我也不把責任推給老師,我常跟老師說黑臉我來當。這裡狀況很多,我知道家長不是故意的,為了生計,要加班等情況,結果說好要來帶孩子的時間也不能來,常常要等到很晚才來,這段時間我們帶孩子也真的很累。孩子有的愛哭,有的會耍脾氣,我們也只能耐著性子帶,當做是教會給我們的使命吧!十多年來,靠著很多貴人朋友引薦,我們陸續導入音樂課程,到如今我們有各種音樂課,樂器有多樣搭配不同老師,我們有三個鋼琴老師、兩個直笛老師,還有長笛老師、古箏老師、二胡老師、吉他老師等等,還帶學生去外頭學揚琴、琵琶、大提琴等等,有十多種樂器。我們也開始和夢想學堂合作,加入共同照護弱勢兒童音樂養成的專案。我常常跟家長和老師說,我知道我們這裡不是專業學校,我們主要是照顧學生,但絕沒冀望說想培養出將來可以上台大的人,也不會想說培養出可上台表演的音樂家。之前有人要我的孩子去做表演。我就拒絕了。甚至曾有幾次,有老師本來要來教課,卻被學生嚇跑了,不是說學生做出什麼事,而是他們看到我的學生們,竟然一個人會很多樂器,覺得太厲害了,他們不敢教。其實這只是特例,大部份的同學就當做生活輔助般在學音樂,並沒那麼像音樂神童。
身為一個牧師,我就是不斷的服務,我常對人家說,我的人生沒有一樣是我計畫要做的,就依著上帝安排吧!唯一依照我計畫做的,就是每個星期日身為牧師的我要佈道。周日做禮拜是我的工作,但我自己三十歲才信耶穌,我也不會強迫人信教,我希望一切順其自然,我的信眾都是自己願意加入的。我所引介的老師,我也不會限制要基督徒,因此老師也不會對學生傳福音。大家都完全以服務態度在從事。家長們也不會擔心我們要孩子信教。每天依上帝的旨意持續服務,這就是我的人生。

感謝幫忙引介的關鍵KEY MAN

141001v2301

信望愛終身志工 謝青峰

 

在彭牧師十幾年的弱勢孩童照護工作中,他要感謝的人很多,特別要謝的一位終身志工,是謝青峰先生。這位謝先生,不求報酬,經常憑著一股傻勁,出錢出力幫忙。而對彭牧師來說,他還覺得謝青峰有一個特色,就是他是一個絕佳的媒介。
我們知道這世上有很多人願意做善事,但經常無法天時地利人和通通聚合,以孩童照護來說,去哪找出弱勢孩童? 他們可能分散不同地方。要找到師資也不容易,還有要找場地,要找資金等等,件件都是難關,有可能,今天這些元素都有,但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這時候,有一種關鍵的人就很重要,那就是所謂的KEY MAN,以中文來說就是整合者,他會協助把師資、學生、資源等,聚合到位。
謝青峰就是這樣的人。
彭牧師說他認識謝青峰十多年了,認識他幾年,他就曾幫過他幾年。數不清謝青峰為教會帶來多少案子,他會引介上課的專案過來,他會引介師資過來,他還經常介紹弱勢孩童過來,乃至於每次他來到教會,就好像那些孩子的另一個家長一般,孩子會問候他,若哪個孩子沒看到人,還問這個孩子的近況。
最近一個引介的案子,就是夢想學堂專案,他引介夢想學堂在汐止成立一個據點,地點就是信望愛教會。由於彭牧師本來就在做弱勢教學,所以理念是相合的,只是信望愛教會主要是深耕在地,夢想學堂是引進外界專業音樂家,要將弱勢兒童教育推廣到全國。共同理念都是要教弱勢學生音樂。
彭牧師有時候覺得謝青峰比牧師還像牧師,他經常關懷別人,送米送慰問金,也會跟著愛心會去幫助別人。他不只是個志工,他還是很多重要專案的key man 。這世界若有更多這樣的人,相信世界和平不是夢想。

汐止教會 簡史

汐止,昔日稱「水返腳」,1920年改稱為「汐止」 汐止教會設立之初,即稱之為『水返腳教會』。 “1872年3月9日馬偕博士(偕叡理牧師)於淡水上岸遂展開北部傳道、醫療、教育等事工,1874年偕牧師設立南港教會(昔稱三重埔),汐止信徒每主日必聚集後一同步行到南港禮拜,後因汐止信徒增多,再者,偕牧師亦於1875年設立錫口(松山)教會,居住松山地區的信徒即回錫口禮拜,所以,牧師在1882年1月2日廢止了三重埔教會,而禮拜堂內的設備遷至汐止,傳道高振先生亦奉偕牧師指示隨同至汐止牧會,此乃為水返腳(汐止)教會之始。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北部七所禮拜堂 被燒燬、搶劫,惟水返腳教會房屋係為租借非教會所有,會友又多逃避,故僅受內部設備之破壞而已,隔年6月中法講和,會友陸續回鄉禮拜,教勢日盛。 偕牧師設立南港教會(昔稱三重埔),汐止信徒每主日必聚集後一同步行到南港禮拜,後因汐止信徒增多,再者,偕牧師亦於1875年設立錫口(松山)教會,居住松山地區的信徒即回錫口禮拜,所以,偕牧師在1882年1月2日廢止了三重埔教會,而將禮拜堂內的設備遷至汐止,傳道高振先生亦奉偕牧師指示隨同至汐止牧會,此乃為水返腳(汐止)教會之始。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北部七所禮拜堂被燒燬、搶劫,惟水返腳教會房屋係為租借非教會所有,會友又多逃避,故僅受內部設備之破壞而已,隔年6月中法講和,會友陸續回鄉禮拜,教勢日盛。” 1890年5月3日水返腳禮拜堂落成。此乃眾信徒合力奉獻而成,1901年北部教會為紀念偕牧師特擇定「水返腳」和「打馬煙」兩間石造的禮拜堂為『馬偕紀念禮拜堂』。1964年8月汐止教會聖殿重建完成。
資料來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網站

我的夢想是給媽媽一個穩定的生活

141001v2303

 

汐萬路堅強的小君

媽媽,我一定要去嗎?〞小君望著洗腎的母親默默道出自己的委屈,母親只用慈愛的眼神看著她。小君她知道一定要扛起這個家。
小君,今年高中三年級,家住汐萬路,父親因外遇而離家,並遺留債務。小君的母親堅忍照顧小君跟哥哥,努力工作來來還清債務,而小君從小就看著辛苦工作的母親背影,每天工作都超過12小時,當時年幼的小君心想”媽媽好辛苦喔!”,所以幼兒時期的小君會主動幫忙簡單的家事,讓母親感到窩心。在債務還清之際,應是小君一家人開始要建構屬於自己的幸福,母親因每天超時工作導致身體健康亮起紅燈,心臟與腎接連發生問題,也無法工作,生活陷入困難,小君的哥哥也離家出走。生活一連串的不如意,將一向堅強的母親擊倒。
小君看著病倒的母親,貼心的她雖內在徬徨,當下決定要當母親重要的支柱,母女兩人同甘共苦,當家裡沒錢吃飯時便一起挨餓,沒配菜時就只吃醬油拌飯,沒地方睡覺,就寄宿在朋友的三坪房間,沒有錢可以買華麗的衣服,沒有錢讓小君滿足少女的需求,一切都是簡單生活簡單過,小君母親回憶某一年過年,母女兩人因無錢過年而在公園相擁而泣,母親一直覺得無法給予小君完整安穩的生活,心中充滿愧疚。

141001v2302
小君的夢想未來可以當廚師,因家中經濟因素讓國中畢業的小君也面臨無法就學的困境,所幸當時有各方善心資源的協助,讓小君能順利就學,朝自己夢想前進,學校師長也協助小君找到餐廳工讀機會,讓小君可以補貼家用,而母親也藉由信仰而開始做簡單手工,家中生活逐漸穩定。
現在的小仍半工半讀來維持家中生活,也是母親的開心果。小君母親心臟病變,加上長年洗腎,營養不良,身體健康漸衰弱,手工工作也停止了,而房東期待小君母女未來另覓他處,小君剩一年就完成學業,她的夢想只完成一半,小的夢想是希望未來可以擔任廚師,給自己跟母親一個穩定的生活,這麼簡單的夢想可能因生活困苦而改變。給樂觀積極的小君一線希望吧!

銀髮好聲音歌唱比賽汐止區初賽結果出爐

140916v0101

為擴大辦理重陽節慶祝活動,並提供銀髮族展現才藝的舞台和相互觀摩的園地,汐止區公所於8月31日在公所11樓大禮堂,舉辦「銀髮好聲音」歌唱比賽活動。比賽分成個人組、團體組,以及祖孫組。得獎名單已出爐,個人長福組(65-69歲) 第一:鄭錦堂、個人長祿組(70-79歲)第一名:江詩總、個人長壽組(80歲以上)第一名:陳胎貝;團體組(5名65歲以上)第一名:鄉長里歌唱班。本活動為初賽,得獎者將可參加預計於十一月在新北市政府舉辦的歌唱比賽決賽。

 

140916v0102

 

*個人組:長福組65-69歲 第一名 鄭錦堂(左)

*個人組:長祿組70-79歲 第一名 江詩總(中)

*個人組:長壽組80歲以上 第一名 陳胎貝(右)

里長選舉登記截止88候選人爭取 為汐止里民服務

汐止區第二屆里長選舉候選人登記,已於民國103年9月5日17點30分截止,共有88位參選人,角逐50個里的里長,其中有約一半的里 (22個里)是一人參選,相對地有28個里則是競爭激烈,包含中興里以及湖興里等,都有五個人參與角逐要爭取為民服務的機會,智慧里、新昌里、八連里、長青里也各有三個人爭取里長的寶座。

 

2014年九合一選舉,將於11月29日舉行,包含6都選出新一屆的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及里長,全國將選出村里長7,851名。汐止區第二屆里長候選人登記名單請參見本報第三版。

電子發票共通性載具將成為未來趨勢 專訪汐稅年華傳藝揚 承辦人陳孝宇

140916v0202

國稅局每一年都會推出統一發票的推廣活動,結合不同的表演節目與民同歡,今年主軸是辦歌仔戲表演。而在推廣的主題上,除了鼓勵民眾索取統一發票外,另一大主題是希望民眾踴躍來辦手機載具。

 

我們現在買東西應該已注意到,許多的店家都已經改為電子發票,以階段性來分,若第一階段是傳統紙本發票,第二階段是電子發票,那第三階段就是財政部如今正推廣中的電子發票共通性載具-手機條碼。

 

以趨勢來說,為節省紙張,電子發票的運用將越來越廣,如今在便利商店,以及包含誠品、星巴克、家樂福等知名商家,都已使用電子發票。而在未來,我們更鼓勵民眾多加運用手機及悠遊卡的媒介,不再要列印發票,而是將發票訊息存在一個屬於個人的共通條碼裡。

 

當買東西時民眾還是要索取統一發票,但不是索取列印的紙本發票,而是可以拿出你的手機,把發票號碼登錄,將來要對獎時,也不用厚厚一疊發票拿出來一張張對,而是只要透過電子平台很快地就可以知道自己有沒有中獎,並且針對使用手機條碼的用戶,還提供了額外的二千元中獎機會。當使用條碼時,可以把很多資訊整合,包括自然人憑證、刷卡資料、悠遊卡等,所有消費資訊都整合在一起,也方便每個人做理財整理。只要民眾可以撥一天到國稅局這邊,下載手機載具,之後就可以方便的做日常消費。既符合節能省碳,又可以提昇自己日常生活消費理財的效率,一上網就可以查詢自己曾做過哪些消費,甚至也可以做網路捐贈,只要透過選項,可以設定將發票捐給哪些慈善單位。

 

其實說起載具,人們已經很習慣使用了,最常見的載具就是悠遊卡,如今民眾使用悠遊卡,也是一卡在手,可以做很多種應用。包括悠遊卡也可以拿來購物,同樣的觀念,手機載具也是這樣概念,並且也可以將悠遊卡一起整合進來。

實在說,目前這樣的觀念還在推展中,應用還沒那麼普及。但正確的觀念,將來終會成為趨勢,好比說從前都是紙本發票,現在已經越來越多商家是用電子發票,民眾也都已經習慣。隨著手機各種應用技術習慣的普及,將來透過手機載具,以條碼來紀錄發票號碼,一定會成為普遍現象。

汐稅年華傳藝揚 921秀峰中學舉行

140916v0201

由汐止稽徵所辦理的「汐稅年華傳藝揚」103年統一發票推行及租稅宣導活動,訂於9月21日下午2點起於新北市立秀峰高級中學活動中心舉行。活動內容包含邀請悟遠劇坊表顯精采的歌仔戲表演,以及捐發票做公益兌換宣導活動,現場並舉辦摸彩活動及有獎問答,邀請民眾共同參與。

 

今年活動的宣導重點之一,是希望藉由租稅宣導活動,推廣電子發票共通性載具-手機條碼、愛心碼捐贈電子發票及自然人憑證,期使購物消費索取統一發票之觀念深植民心,且加深民眾瞭解電子發票對節能減碳愛地球之貢獻。

 

活動當天憑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轄區內103年7、8、9月份統一發票(金額限10元以上之統一發票收執聯)10張或醫學美容、幼兒園、安親班、補習班之繳費收據2張,即可兌換摸彩券及宣導品(每人限兌換乙份),數量有限兌完為止。發票將全數捐贈公益慈善團體。

當小報化 遇上數位化

140901v0201

獨家汐止報2014年9月16日

 

(文/張淯)今年初,一位曾在台灣工作的外籍記者福克斯(Chris Fuchs),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上批評台媒「把閱聽大眾變僵屍」,在台灣媒體可謂吹皺一池春水。

 

事實上,主流媒體小報化,是本世紀初就已顯現的徵兆。從上個世紀末英國《衛報》抽出副刊內容出成較小開本,2003年《獨立報》讓大、小報同步在市場發行,美國的《華盛頓郵報》與《華爾街日報》以小報吸引年輕族群,或藉以打入新興市場,開本輕薄化與內容輕鬆化,幾乎已成為主流媒體救亡圖存的唯一靈藥。畢竟,以英國《太陽報》這份「小報中的大報」,發行量幾乎等於英國前五大全國性報紙的總和,再有理想,也需先顧及溫飽。

 

但是,當數位工具把人們慣壞,將接收資訊的時間單位,從日報拉到即時性新聞,發行網絡從單一權威機構,透過社群媒體深入到你我身邊的朋友,甚至,個人媒體的信服力,勝過日益崩壞的主流媒體……長期以來只顧著低頭找麵包碎屑的媒體,終究迷失了原來的路。

 

2014年,對《台灣獨家傳媒》來說,是個充滿戲劇張力的一年,也切實體驗著危機等於轉機的箇中甘苦。在經常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惶恐中,唯一欣慰的是發現,以往被評為傻或愚蠢的堅持,逐漸找到更多的同路人。
也因為有這些人,讓我們相信,唯有專注在今日挖掘出獨家,才可能成為明日的主流。

繳費方式更多元 汐止地政事務所刷卡沒煩惱

新北市汐止地政事務所為提供民眾更優質、貼心的服務,來所申辦登記或測量案件之地政規費除臨櫃現金繳納外,已開放持悠遊卡臨櫃繳納、晶片金融卡轉帳(網路ATM)、信用卡線上刷卡(需先向地政事務所取得線上繳費案號與檢查碼)等多元管道地政規費繳納服務,歡迎洽公民眾多加利用!

 

汐止地政事務所主任黃信煊表示,為因應民眾付款習慣的改變,地政規費繳納方式除原有之臨櫃現金繳納、銀行或郵局匯款外,現在更提供了悠遊卡、晶片金融卡轉帳(網路ATM)及信用卡線上繳納等方式,讓民眾不再因忘記帶錢或需要攜帶大筆現金而感到煩惱。

 

黃主任進一步提醒,無論是選擇以晶片金融卡透過本所繳納地政規費專屬網頁或新北市政府採行之e-Bill全國繳費網線上繳款,亦或是利用內政部地政司線上申辦系統以晶片金融卡或信用卡線上繳納規費(需先向地政事務所取得線上繳費案號與檢查碼),其相關手續費採使用者付費原則,由申辦民眾自行負擔。

 

另外,新北市汐止地政事務所也提供測量案件現場退還溢繳規費服務,歡迎民眾多加利用。在申辦測量案件時,偶有發生在繳費後,測量員在審查案件時發現規費溢繳情形,只要是在測量期日前,測量員發現或民眾主動提醒告知規費溢繳,皆可辦理現場退還溢繳規費,申請人只要將收據第一聯正本帶至測量現場,即可退還溢繳之規費,免去民眾再度往返事務所之時間與金錢花費。但如果是發生在現場測量時或測量後之相關退費情事,還是需要至事務所辦理退費,以確保申請人之相關權利。

 

汐止地政事務所黃信煊主任表示,複丈現場退還溢繳規費可以節省申請人往返地所退費的時間,提升為民服務品質,該所將本於「活力、品質、 效率」的為民服務理念,持續推動更優質的地政服務。

是美味也是人情味尋找一種屬於媽媽 的味道─莉庭古早味

140916v0401

位在汐止樟樹一路的莉庭古早味,已經有著十三年的歷史,從原本的樟樹店,還拓展出分店青山店。兩家店皆以口耳相傳的方式,以「媽媽的味道」聞名,同時在店面的設計上,也都有著古意盎然的懷舊風格,吸引很多美食饕客來見證美味。

 

說起餐廳創立的由來,老闆林莉庭說她本身原本對於古早味的東西就很有興趣,以前住在雙連區,感受到屬於古老傳承的家的味道,那是種由媽媽烹煮,帶給一家人幸福感覺的好味道。結婚後,又從婆婆那傳承到了古早的美味秘方,就是這些美味的溫馨,伴隨著成長的記憶,讓林莉庭念念不忘。可惜她發現,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很多古早的風味都已經漸漸失去,她當時就只在自己的家烹煮美味,家人朋友都讚不絕口,紛紛鼓勵她出來開店,不要讓這樣美味只藏在家裡。

140916v0403

於是十三年前,林莉庭開始擺小吃攤,後來因為要照顧小孩子,開始有了店面。初始賣的只是切仔麵、油蔥伴麵這樣的家常吃食,還有各種滷味。之後隨著客人接受度高,再逐步增加品項,那時林莉庭自製魯肉飯,用細的手工自己切肉,客人吃後讚譽有加,還說比基隆廟口那邊好吃,之後演進做成咕嚕肉飯,乃至於成為一道知名美味,連美食網站都經常報導。林莉庭的古早味,不添加中藥等東西,而是單純的用醬油、油膏、米酒等傳統佐料,做成很家庭風味的家常美味。各式的炒類美食,是後來逐步發展出來的,包括炒麵炒飯等,其中海鮮麵的味道非常獨特,保證是別家沒有的好風味。

140916v0402

如今已發展兩家分店的莉庭古早味,老闆坦誠,在創業初期,也曾經歷過很辛苦的過程,特別是樟樹總店所在的位置,其實比較偏離熱鬧的街區,初始經營真是創業維艱。林莉庭以感恩的心境說,在最苦的時候,宗教帶給她心靈很大的指引,透過唸經,讓她心靈有了寄託,後來整個店的生意也真的越來越好。她也強調,她開店的心態,就是「把客人當成家人」,煮飯給客人,就好像煮東西給家人,不論是飯或麵,林莉庭用的食材和調味料,寧願花多一點成本追求健康,守住美味與健康品質。這樣的用心,客人也真的充份感受到了。來到這裡的客人都表示,莉庭古早味,真的是吃得到「用心」的好地方。

 

林莉庭的用心還表現在兩家店的裝潢上,兩家店的設計,都由她親自監工,親自規畫,上頭的字句,就是她開店的心境。她想告訴人們,提醒大家記得什麼是「小時候的味道」,那不只是美味,其實也是一種人情味。這裡就像家,我們在家中吃飯不用擔心食安問題。這裡也代表著一種記憶,讓你想起媽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