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榮芳|圖:編輯部
一代建築大師貝聿銘於昨日16日辭世,享嵩壽102歲。台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許多學生今早紛紛到教堂來緬懷大師。
路思義教堂為東海大學精神堡壘及著名地標,由國際知名建築師貝聿銘、東海大學建築系創系系主任陳其寬合作設計,於1963完成。2019年獲文化部升格為國定古蹟,在貝聿銘4月26日102歲生日當天,獲頒國定古蹟證書。
東海大學學生張惟中指出,貝聿銘在建造設計教堂時,即包涵「上帝之手保護人民之手」的意思。東海大學第一個想到的都是路思義教堂。校內各大頒獎典禮,都會在教堂內舉行,對學生來說,在教堂內授獎是一個感動榮耀的事情。日前也被列為國定古蹟,這些都是東海人的驕傲。
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邱浩修表示,貝聿銘被譽為「現代主義的最後大師」,他的作品相當多,親手操刀的作品,全球約有66個,他一生的建築幾乎都是國家級的公共建築,作品渾厚、優雅,善於用光影設計,故他曾說:「光在那裡,建築無需言說。」
因為光影在建築上是很重要的主體,貝聿銘並發揮得淋漓盡致。無論自建築上方傾瀉而下的光線,或吸引人視線自然往上,將建築當作光的容器,都是貝聿銘展現建築與人跟自然之間很重要的中介,其意象的表達或建築上的成就都相當高。
曾造訪東海大學3次的貝聿銘指出,以路思義教堂為例,所使用的混凝土素材,過去多呈現剛硬的形象,而教堂外觀以優美曲面的方式呈現,如同上帝的手或或方舟的意象,展現宗教上的意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