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划手挑戰沖繩路線成功 重現3萬年前航海

文:詹皓凡│圖:取自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官方臉書

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自2017年起合作『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台日共同合作的「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圓木舟航行最終挑戰。7月7日中午13點30分從臺東縣長濱鄉烏石鼻港出發,舟上共5名划手(包含一位女性),以人力划行方式航向日本沖繩與那國島。歷經兩天的航行,於今日上午抵達日本沖繩與那國島的海灘,受到當地居民熱烈歡迎。而這項計畫的成功,證明了古代人在沒有現代航行器具下的狀態下,也能從台灣航行到日本。

根據研究,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沖繩島上居民,有可能自台灣遷徙進入。國立台灣史前文化館自2017年起與日本科博館合作『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甫於2019年4月24日成立的國家海洋研究院,也於5月加入團隊,為證實「日本人的來源路徑」由臺灣跨越黑潮進入沖繩列島之可能路徑說,前2年曾製作草船、竹筏嘗試划渡黑潮,都無法成功。

本次最終實驗計畫使用的獨木舟為2017-2019年間以日本能登所產雪松,依模擬舊石器工具實驗製成。由日本考古學家山田昌久監製、工藝家雨宮國廣製作,獨木舟船身長7.6公尺、寬0.7公尺、高0.6公尺,可乘坐5人,舟身重量約350公斤。

這項起於2017年的計畫,終於在2019年以圓木舟進行實際跨海挑戰。在經過多日天候觀測、三度取消後,最終於本月七日中午,由臺東長濱鄉烏石鼻港,正式啟航。

圓木舟航行計劃由五位划手不換人之前提下划行全程,其中包括一名女性划手。舟上五名划手分別為日籍的原康司、鈴木克章、村松 稔、田中道子(女)與台籍宋元愷。整趟航程將自台東烏石鼻出發到日本與那國島,直線距離為205km (111mi)。航行時不會使用羅盤、時鐘、智慧型手機等現代化設備,將以星辰、風向等自然元素來決定航程方向。據估計,在不偏離主要航道的理想狀態下,約需秏時1.6天~2.8天才能完成航程。

在台日兩國共5名划手,經過數10小時的挑戰,在不依靠現代技術試驗航海。划行中圓木舟的路徑一度向北蛇行、也曾遇到風浪,但隨著太陽、星辰的位置,逐一修正,最終完成這項歷史壯舉,順利抵達沖繩與那國島久部良港,證明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確可能具有跨越黑潮航海的能力。

而為記錄實驗航海探索計劃,更特別在圓木舟前後配備攝影機,船尾的360度攝影機,將全程紀錄海上划行過程。此外,並有隨船攝影、空拍機進行記錄,以作為日後科學研究及教育活動,期望能帶給學習者沉浸式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