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司馬
台灣為何不實施「普篩」?陳時中在出席行政院紓困記者會時表示,雖然台灣檢驗率沒那麼高,但確診率是很低的,「因為台灣社區傳播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
陳時中表示,台灣目前幾無社區傳播可能性,現在下去測也是這樣。並不需全面在台灣實施普篩。且我們的檢驗是很精準地在做,每百萬人檢測將近兩千人、每百萬人確診十六人,藉以截斷社區傳播鏈,避免確診人數突然增加而拖垮醫療體系。
外界建議我國可仿效德國執行抗原或抗體的廣泛篩檢,同時達到阻止流行、恢復正常生活的目的,指揮中心則表示,台灣和德國狀況不同,台灣社區感染機會低,大規模篩檢效益不理想。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讓疫情穩定,生活可以趨向正常,是我們時時刻刻在想的。要避免醫療崩解,確診病人要少,就必須靠檢測來切斷社區傳播鏈,當然最好應該要靠疫苗在前端就截斷傳播鏈,但疫苗安全性最重要,無法快,而台灣現在一天檢驗量約一千六百到一千七百件,一周將近一萬件,就算要切斷傳播鏈,指揮中心依然要維持量能有餘裕,不能把自己逼到最危險的那條線。
陳時中認為只要把社區傳播的斷點抓好、做好個案的疫調、找出斷點然後進行精確檢測,這些努力都是為了等疫苗、新藥與好的檢測出來,台灣的疫情才算真正控制成功,期待科技把疫情真正壓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