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關鍵權字寫錯引嘲諷 德媒批評中國「戰狼外交」

*德國媒報導批評中國「戰狼外交」,卻把關鍵漢字寫錯。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簡體中文的「权(權)」字圖片,卻多了一點,變成「杈」字,遭到許多讀者和網友嘲諷。

編譯:林益瑞|圖:編輯部

洲於當地時間12月8日德國《每日鏡報》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簡體中文的「权(權)」字圖片,卻多了一點,變成「杈」字,遭到許多讀者和網友嘲諷。

中國官方黨媒《環球時報》報導指出,這篇文章刊登在12月8日出版的《每日鏡報》,作者是該報記者克勞迪婭·馮·薩爾森,該名記者曾駐俄羅斯和東歐,從簡歷看沒有到過中國經歷。報導內容稱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於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到中國駐德大使館批評。文章指責中國做出如此激烈的反應,並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外交官的舉止更具侵略性,中國實行「戰狼外交」。

最吸引眼球的是佔據幾乎半個版面的紅色「杈」字,一旁解釋這個字是「強大的標誌」,是表示權力的中國漢字!

這個錯別字也深深吸引懂得中文的德國讀者關注。德國漢語教學協會主席柏林自由大學漢學教授安德里亞·古德在推特發文指出錯誤,許多人也在社交媒體上提醒《每日鏡報》和該名作者,但後者一直未做出回應。「對於報紙和記者來說,這是嚴重的錯誤。」

德國柏林中國問題學者夫羅里揚於12月9日對此表示,為什麼一名撰寫「中國報導」的記者不懂一點中文?為什麼報紙沒有中國專家?這也是德國媒體常常歪曲報導中國的主要原因。夫羅里揚建議德國媒體招募一些懂中文,懂中國的記者來寫報導,而不是看美國媒體的報導,透過想像論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