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低碳經濟學的崛起 從綠色金融及ESG責任投資談起

文:張淯 社長|圖:編輯部

氣候變遷趨勢下,金融業應致力於落實責任投/融資,透過更積極的作為,為減緩全球暖化把關並催生低碳解決方案。永續價值已是全球的共識,為達到全球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Net-zero)之目標,從今年開始展望未來十年,將會是成敗關鍵。而金融業在低碳轉型過程中扮演了推動市場的重要角色,在主管機關政策及「永續金融分類」的引導下,為資本市場制定共同的依據標準,重新定義低碳投融資對象,以作出更明確的分類評估和行動方案。

氣候變遷已升高至全球總動員的重要議題。隨著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舉辦「氣候領袖峰會」(Leaders Summit on Climate),邀請全球40多國領袖參與,共同討論氣候變遷議題。依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報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需在2030年前減少約45%;在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各國政府亦紛紛響應並制定淨零碳排時程表。在此低碳轉型的過程中,市場需要有大量的資金及技術推動創新研發,共同找尋減碳的最佳解決方案,而金融機構的參與及投入將成為減碳是否能規模化、商業化的重要關鍵。

各國均主動訂定大幅降低排放量以達到氣候目標,包括中、印等國家皆承諾會投入潔淨能源,但氣候分析師與經濟學家指出,這些政府除了必須付出驚人的成本之外,在國內展開產業改革也勢必面臨政治阻力。

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3月時指出,全球若要達到氣候目標,到2050年將投入115兆美元於太陽能電、電動車等潔淨能源,如此才能讓全球氣溫上升減緩至攝氏1.5度。全球氣候目標源自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在今年4月22 日美國總統拜登主持的地球日氣候峰會亦為焦點。

減緩氣候變遷立意良好,但這必須投入的龐大成本,改造鋼鐵業、農業、海運業等許多產業,對各國政府來說是一大挑戰。
全球降低碳排放希望大多放在中國大陸、印度身上,兩國仍高度仰賴燃煤發電。中國大陸目前是全球碳排放最高的國家。

根據北京清華大學氣候專家去年10月發表的報告,中國大陸必須在未來30年投資21兆美元改革運輸、工業、建築產業,同時建造核能、風力太陽能發電廠,以實現206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此金額約合中國大陸年度國內生產毛額的逾2.5%。然而,減排要達到零排放,需要執行「減少使用所有化石燃料」的艱困任務,水泥、鋼鐵、農業、航空業與運輸業,將面臨前所未見的衝擊。光是要中國大陸減少使用煤就不是簡單的事。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的能源消耗中,燃煤發電即占56.8%。

同樣在快速成長的印度也是挑戰,該國近半的能源須依靠燃煤供應,是全球第二大煤消耗國。儘管印度總理莫迪重申2030年前興建450GW(gigawatts)再生能源目標,但分析師與能源業高層皆認為,印度就連2022年再生能源發電175GW的中程目標都很難實現。

在台灣,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攜手金融業為低碳經濟注入活水,同時研擬於今年底推出「永續金融分類」,以建立資本市場一致的責任投融資標準。在氣候變遷的挑戰下,金融業應積極發揮ESG影響力,透過資金的引導持續激勵各產業生態圈朝向低碳轉型健全發展,進一步提升台灣產業的國際經濟地位及競爭力。

ESG的評級標準目前處於百家爭鳴的時代,根據Research Affiliates的統計,全球約有70家提供ESG評比的機構,而相同的公司面對不同的評比,成績差異往往不小,造成投融資雙方極大的困擾。歐盟去年發布「永續金融標準」顯示出相當大的企圖心,但基於產業結構不同、基礎發展的程度不同(例如歐盟有嚴格的電力標準),國內援引時,應考量到「適用性」及「涵蓋率」問題,透過研究他山之石的作法,研擬出符合台灣產業現況、儘量與現有的規定連結、同時能接軌國際的方案。一旦企業的「永續純度」能有客觀且一致的定義,金融產業便能協助企業取得過渡到永續的資金,加速整體低碳轉型發展。

此外,放眼下個十年「綠金商機」銳不可擋,以今年四月發行的「美國碳轉型準備程度基金」(US Carbon Transition Readiness )ETF基金為例,該基金一上市就獲得約12.5億美元投資,成為全球史上募集資金規模最大的ETF,突顯出機構法人及投資市場對於ESG和低碳商品的高度需求,顯見「綠色投資」已成為目前備受青睞的投資主題。放眼未來,低碳轉型之商機可望蓬勃發展,建議企業應把握時局,盡快制訂策略並逐步落實綠色轉型;而金融機構除了強化投資組合內部控管並支持ESG表現優異的大型企業外,也可考慮將目光放在以科技、創新服務為低碳經濟活動賦能之新興企業。

台灣儼然成為亞洲僅次於日本、中國大陸大陸的第三大ESG基金市場,潛力可期。依據Morning Star統計,2020年截至年底,台灣永續基金已累積了近1,000億台幣的資產規模,其中去年台灣新發行了11檔ESG相關基金,吸引了近500億台幣資金流入。2020年為首次超過半數的(54%)分析師研究的公司,絕大多數都會定期討論永續性議題,且其中有四分之一可望在203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而在2021年全球監理機關紛紛針對「永續」祭出更明確的規範下,ESG相關產品的發行勢必要依循更明確的標準,主題式永續、影響力投資策略,預計進一步成為永續產品發行的新方向。

隨著永續價值成為全球共識,國際責任投融資趨勢已逐漸朝向「責任投資2.0」深化。金融機構從過去排除敏感性產業的投資概念,轉為主動關注更具綠色競爭力的企業,並重新思考如何幫助高風險產業發展低碳轉型。而「永續金融分類」將為資本市場建立一套共同依循的標準,金融機構可藉此標準重新定義低碳投融資對象,以作出更明確的分類評估並制定行動。

綜上,金融機構亦須盡快完善內部責任投融資制度,從治理階層、專責組織及政策進行全面建置,同時參考最新「國際標準ISO 14097」投融資氣候變遷評估原則架構,盤點投資組合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設定量化績效目標(KPI),持續擴大金融業的ESG影響力,驅動轉型,帶動市場供需與低碳價值鏈全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