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公衛院:每日新增個案是含過去兩週以上的發病個案

新增個案與校正回歸準不準?臺大公衛院說,每日新增個案是含過去兩週以上的發病個案;通報數字勢必小於實際感染人數。

文:黃家音|圖:衛福部疾管署提供

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週前首度坦承因通報程序「塞車」,導致新增400病例需「校正回歸」,列入5月16日至21日的確診數。從此每日記者會都會校正回歸確診例數,甚至連死亡例數也校正回歸。引起廣大民眾對指揮中心每日播報的數字都失去信心,甚至憂心黑數恐早已不止這個數字!

數日前,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表看法,最近因為COVID-19確診數據的通報,產生校正回歸的熱議,更有民眾擔心每日通報的數據不可靠,到底疫情監測的數據可靠嗎?該如何判讀?

臺大公衛院說明,疫情監測的主要目的,在於即時了解疫情之消長,以作防疫政策擬定規劃的調整,並協助評估當前防疫政策之成效。不過,在觀察指揮中心每日公布的確診個案數目時,需要了解疫情監測通報背後的原理與流程,要不然數字雖然會說話,但是人人解讀卻大不同。

當疫情快速增加時,檢驗的量能跟行政上的通報,都可能出現塞車的現象。因此,一個個案從開始生病出現症狀,到最後被通報並且被計算在當日的記者會中,一定會有相當程度的延誤。這個延遲(通常稱為通報延遲,reporting delay)在這一波的疫情中,看起來有一週甚至更長。

臺大公衛院強調,生病的人不一定馬上會就醫,就醫之後不一定馬上被採檢確診,確診後也不一定馬上被通報。在這個情形下,我們每天在記者會看到的每日新增個案,其實包括過去兩週內(甚至更久)發病的個案。所以,不論回歸不回歸,大家不應該單純的用每日數字的上升或是下降,來判斷目前的防疫狀況。

臺大公衛院認為,簡而言之,疫情監測受到通報等因素的影響,不應從每日新增的通報人數趨勢來過度解讀。依照發病日為時間軸的流病曲線判斷趨勢較為正確,但是最近一週的資料會被低估,因此判讀上仍要注意。另外,由於輕症與無症狀的個案不一定會就醫確診,目前的通報數字勢必小於實際的感染人數,因此國內疫情仍屬嚴峻。民眾雖然不應恐慌,但仍需維持高度警覺,在疫情趨緩之前,持續維持高強度之防疫行為,盡量待在家中,減少家人之外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