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利推估首季經濟增長低於預期 中國防疫封城舉措打亂供應鏈

*2022年1月9日,數十名天津居民在家外排隊接受檢測。(圖片取材自路透社REUTERS)

編譯:李順瑭|圖:編輯部

國天津市自1月8日出現COVID-19疫情,至1月10日周一累計已有本土確診病例31例、無症狀感染者10例,已累計隔離管理約7.5萬人;而摩根史坦利最新報告稱:疫情將可能使中國首季經濟增長幅度低於預期;德國媒體稱,中國嚴厲的防疫和封城措施打亂供應鏈,將刺激德商撤出中國。

中國媒體報導指出,天津市1月10日周一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上述數字,並指其他新增初篩陽性感染者,待臨床專家組進一步核驗後進行通報。

目前發現的陽性感染者都是本輪疫情病例及其相關密切接觸者,以及在津南區內的人員。

天津這一輪疫情感染的是奧米克戎Omicron變異病毒株,因其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的特點,天津當局決定1月9日周日展開全員核酸篩查。天津共有約1,400萬人口,截至1月10日周一下午3時,全市採樣962萬4,938人,完成檢測342萬7,807人。

摩根史坦利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如果COVID-19病毒變異株奧米克戎Omicron在中國擴散,並導致多個城市封鎖,當前該行對2022年首季中國經濟增長預測4.9%,將有0.6至0.7個百分點的下修空間。

報告指出,奧米克戎的高傳播性可能導致中國要在多個城市加強防控措施,報告認為中國清零政策成本或超出得益,預計中國政府在首季要依靠基礎設施資本支出,和第二季的減稅來減輕有關影響。

該行並表示,因其他亞洲出口商的供應鏈可能變得更穩健,使中國經濟來自外部需求的提振可能減弱,估計中國要在COVID-19病毒的毒性進一步減弱,以及疫苗效力提高,這兩個條件滿足下,才會調整防疫政策,但是相信在今2022年下半年前不太可能發生。

另據報導,中國嚴厲的防疫和封城措施打亂供應鏈,導致歐洲消費物價上揚,並刺激德商調整供應鏈並打算出走。

德國周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報導指出,德國商會AHK上海首席代表馬銘博Maximilian Butek表示,中國為防疫限制旅遊和國際航班,持續性的封城措施打亂供應鏈,導致在中國經營的德商對前景感到悲觀。

馬銘博指出,許多廠商因此調整供應鏈,尋找替代的供應商;他預期進貨價將明顯上漲,歐洲的客戶和消費者,必須準備好應對交貨期拉長和價格上揚的問題。

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Instituts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所長胡特Michael Hüther分析表示,業者數十年來第一次反省,繼續依賴遙遠的國外供貨是否可行,中長期來看,我認為企業會調整採購模式和供應鏈。

胡特認為,問題在於中國嚴厲的防疫措施。他表示,只要中國繼續相信病毒可以根絕,一人感染就全部封城,供應鏈的問題就不會解決。

根據德國商會的調查,在亞太地區經營的德商,平均需要近2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營業據點的調整。

調查結果顯示,為降低供應鏈的風險,在中國已有近1/5的德商表示,如果疫情沒有好轉,考慮在今2022年或之後撤離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