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膽敢收購俄羅斯石油? 歐盟對俄石油禁運

*當地時間2022年4月26日周二,在德國柏林,綠色和平組織成員在布蘭登堡門前展出「立即實行石油禁運!」的橫幅宣傳立牌。(圖片取材自路透社REUTERS)

編譯:李順瑭|圖:編輯部

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危機和中國對戰爭的立場,始終是德國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話題。

德國總理奧拉夫·蕭茲,5月22日周日啟程訪問非洲。他首次非洲之行要發出的信號是,即便是戰爭時期,德國也沒有忘記非洲。但媒體同時報導指出,他前往非洲,也是為爭取更多對抗俄國總統普丁的盟友。

儘管如此,蕭茲繼續受到德國多方批評。比如,德國聯邦議會4月底決定,向烏克蘭提供重型武器。但卻引缺乏彈藥補充,該決定至今進尚未落實。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默爾茨,因此批評蕭茲玩弄雙重遊戲。

又比如,《柏林日報》引述波茨坦軍事歷史學家Sönke Neitzel的話批評指出,蕭茲警告俄國升級烏克蘭戰爭的話語在「外交政策上不明智,甚至有風險。」他認為,蕭茲向普丁顯示,他的膽怯和恐懼,由此提升西方軟弱的形象。而這正是讓普丁一開始,就敢於發動戰爭的原因。

《周日版法蘭克福彙報》關注的是,對俄羅斯的能源禁運。該報認為,歐洲必須儘快,獨立於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盧森堡能源部長呼籲,在歐盟範圍內採取步調一致的限速措施,因為速度較慢的汽車,使用的燃料更少。這個提議有道理,而且適當。但德國是歐洲唯一一個仍然允許公民,在高速公路上飆車的國家。到目前為止,每個政府都迴避了限速。但一旦限速,德國人的出行行為,將發生重大變化。汽車的地位會大大降低,由鶴立雞群降低到,只是眾多交通工具中的一種選項而已。有些人會覺得很可惜。但德國特殊道路的結束,終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到來。也許,普丁的戰爭是一種催化劑,讓人們認識到,自由不是從油門踏板的角度來衡量的。

德國《商報》發現,印度正從俄羅斯購買越來越多的廉價石油。中國則還沒有決定。歐盟希望抵制俄羅斯石油,並正在全力制定對俄羅斯石油禁運的最後細節。自2月以來,俄羅斯已從歐盟國家獲得近100億歐元的石油收入。現在,這一狀況終將被結束。但專家們警告指出,特別是兩個國家,可以抵消正在計畫中的石油禁運,即是印度和中國。

一位德國石油專家指出,土耳其和印度已大幅增加了從俄羅斯購買的石油。由於需求下降,中國暫時還沒有什麼動作。但是如果中國北京增加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僅中國一個國家,就可以彌補俄國對整個歐洲的石油禁運量。但另一些專家認為,中國沒有能力或意願通過收購,來完全抵消歐洲的禁運,至少在短期內不會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