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受左右兩極端夾擊 馬克宏面臨波瀾四起難治理挑戰

*2022年6月19日法國立法大選結束,圖為電視螢幕顯示的法國第二輪議會選舉的首批結果。法國這次議會選舉的結果,一如總統大選所預示的,「兩個極端,包圍中心」,形成三大政治板塊,徹底掃蕩法國傳統上左右翼兩大黨輪流執政的格局。(圖片合成示意取材自路透社REUTERS與網路)

編譯:李順瑭|圖:編輯部

國6月19日立法大選的不完全結果顯示,總統馬克宏的中間聯盟遭遇重挫,面對梅郎雄領導的左翼聯盟只得到一個相對多數,且是1958年第五共和國創建以來的最小多數,數位馬克宏的幹將落敗,而瑪琳·勒朋Marine Le Pen領導的極右翼國民聯盟實現歷史性突破。沒有絕對多數,馬克宏和他的政府將被迫為在國會通過每一個改革法案而進行艱苦的談判。

這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罕見的局面!傳統上,法國選民會賦予不久前總統大選的贏家以議會多數,助其實施總統大選期間許諾的各項改革計畫。這次是一個「不合邏輯」的例外,這一例外將使馬克宏總統未來五年的統治,波瀾四起。

法國這次議會選舉的結果,一如總統大選所預示的,「兩個極端,包圍中心」,形成三大政治板塊,徹底掃蕩法國傳統上左右翼兩大黨輪流執政的格局。馬克宏2017年首次當選總統時已啟動這一進程。當時作為左翼社會黨政府的財政部長,馬克宏在平庸的歐蘭德總統治理末期,突然殺出,聯合社會黨和右翼黨派中的溫和派和中間力量,最後成功當選總統。馬克宏第一次當選總統的結果,導致傳統大黨社會黨破沫化,右翼大黨共和黨雖然也遭遇挫折,至少保住國會第一大反對黨的地位。

這一次,可謂基本消失的社會黨,通過與激進的法蘭西不屈服聯合而重生,法蘭西不屈服領袖梅蘭雄,在總統大選以屈居第三落敗後,不甘失敗,在最短的時間,成功說服社會黨、綠黨、法國共產黨聯合起來,使這些本來可能在議會大選中被各個擊破的小黨,最終形成一個強大的左翼聯盟。梅蘭雄雖然未能實現其與馬克宏共治的雄心,但左翼聯盟由此成為法國國民議會第一大反對黨。

而右翼共和黨因其總統候選人大選時獲得低於5%的選票,而幾乎遭遇社會黨上次在議會選舉時,差不多覆滅的命運,失去第一大反對黨地位自不待言,卻因其多年深耕地方,最終大約能保住最低50席,最多80席,成為議會第四大黨,由於該黨在退休改革等方面,與馬克宏有相近的理念,未來或可與馬克宏的政府在通過某些法案時,達成妥協。

馬克宏吸左吞右,打破僵化體制,競選總統大獲成功,然而在其戰略主導下,法國政壇傳統左右兩大黨被徹底邊緣化,結果讓兩個極端力量壯大。如果說,梅蘭雄領導的左翼聯盟,會成為議會第一大反對黨不出所料,勒龐領導的極右翼這次在立法選舉中大有斬獲卻讓之前公布的各種民調撲空。

傳統上,勒朋的極右翼因其沒有聯盟,再加上受限於多數制,雖然在總統大選時可以挺進二輪,在立法大選時往往成績不佳,除去1987年立法選舉時因短暫實行比例制,極右翼首次組建黨團外,該黨先前從未在議會獲得足以組團的席位,可組建黨團,至少15席,這一次,國民聯盟獲得的席位預計下限為60席,上限可達100,組團綽綽有餘,成為議會第三大黨。法國因之有評論以「海嘯」來形容極右翼的突破。

馬克宏在第一輪立法大選結束後,預感形勢不妙,呼籲選民為了「國家的最高利益」在第二輪投票時給他一個「明確而堅實的多數」,但沒有激起民眾的強烈呼應,這被認為應歸咎於他第二次當選後陷於一種「不作為的靜止」狀態,最有說服力的證據是棄權率,第一輪棄權率高達52.8%,第二輪更高達54%。左衝右突,欣賞「革命」的馬克宏,五年前立法大選時一舉獲得350席,五年後,絕對多數融化如雪。

剛剛組閣不久的新政府就這樣被削弱,新內閣中數位部長在競選時被擊敗,將根據規定離開部長崗位。馬克宏總統和總理將去哪裡尋找議會多數?如果沒有絕對多數,就不可能在議會通過法案。根據馬克宏計畫,新政府有關強化民眾購買力的法案,應於8月份提交國民議會討論,這將是馬克宏5年任期面臨的第一個嚴峻考驗。而本次立法大選對法國社會未來產生的影響,目前實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