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BA.5疫情 陳秀熙:採三項族群公共衛生為導向防疫策略

*全球疫情直到2022年7月25日為止,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數統計數據顯示,已飆升達到5億6,666萬8,480例,死亡為639萬6,044例。(圖片合成示意取材自pixabay與網路)

編譯:陳曦|圖:編輯部

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南部一名船廠工作人員衍生家庭與職場群聚,共有12人陽性,很可能為台灣本土首次出現BA.5變異株的群聚。26日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免疫防火牆已築起,不會由地方流行再次引起大流行,防疫思維應該快速轉變,改採三項以族群公共衛生為導向防疫策略。

陳秀熙指出,應以族群公共衛生為導向防疫策略,包括持續維持社區免疫保護防火牆、追加劑與次世代疫苗防疫、新型變種病毒交叉免疫保護防疫與監測等三項。除此之外,還要加上精準抗病毒藥物與醫療照護,以及中重症流感化監視,以中重症監視為考量進行解封,在醫療量能正常化基礎下,促進民眾回復健康心理,減少戰後嬰兒潮慢性病及癌症可能的延遲照護衝擊,以實證健康促進提升族群免疫力,恢復新常態生活。

胸腔重症科醫生黃軒提醒,雖然戶外被視為病毒傳播力低,但是BA.5病毒傳播能力較高,即使在戶外,「沒戴口罩」、「近距離面對面」、「長時間和確診患者說話」、「在下風處」這幾大行為,仍可能受到BA.5病毒感染,且擁擠的小吃店、公車也都有很高的傳染風險。BA.5病毒,比之前的Omicron 病毒更會免疫逃脫、更易傳播,也就是說你我都有可能被傳染到BA.5病毒,且就連在戶外,還是有機會遭到感染。研究顯示在開放的戶外,風向,是病毒飛沫推播危險的工具之一,而另一篇研究發現:除了風向,還有風速,溫度,濕度,這些都是增加戶外環境病毒傳播的媒介。

黃軒也提醒,現在很多攤位、小吃店內人群鼎沸,這也就是病毒散不開的地方,還有像是擁擠的公車,這些都算是明顯擁塞不能動的空間內,都有傳染風險。黃軒表示,最近在外排隊等候買東西,大家都沒有安全距離了,其實,這也是BA.5病毒入侵的好時機。因此,在BA.5肆虐全球之際,黃軒呼籲,除了把疫苗打好、打滿,也要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才能真正避免戶外傳播。

陳秀熙表示,依照國外經驗來看,雖然BA.4及BA.5會再造成一波小型本土流行,不過規模應該不會如今年6月時的大流行,且「台灣免疫防火牆已築起」,本土自然感染與施打追加劑疫苗總和已達7成,因此不會由地方流行再次引起大流行。陳秀熙強調,BA.4、BA.5很容易可以檢測出來,絕大多數都是無症狀和輕症,雖然Omicron家族的變異株傳播方式多元,擁有1傳12的高傳播力,BA.4、BA.5傳播力也強,但是嚴重度沒有改變。

至於境外解封,陳秀熙表示,台灣身為少數還沒有BA.5本土疫情的國家,一向採取高規格邊境防疫,本土疫情的發生,勢必會影響到邊境解封的腳步。不過,根據各國經驗,變異株佔比至少要到50%才會有顯著的影響。各國BA.4、BA.5都已高達7成以上的情況下,民眾大量感染後,大部分國家都有自然保護力,台灣也可以跟上腳步,與國際接軌。

陳秀熙說,台灣邊境從3+4改成0+7的時程,應搭配著新常態生活的腳步,其中醫療量能的釋出是一大重要因素。另外,也需要搭配疫苗護照、幼兒接種疫苗和高風險群持續施打追加劑,善用抗病毒藥物除了預防重症,也能減少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