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冀大緣
臺北府城北門,正式名稱為承恩門,是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清代城門建築,為臺北府城的正門。坐落於臺北市忠孝西路、延平南路與博愛路交叉口,落成於清光緒十年(1884 年),為臺北府城五大城門中唯一保持建城原貌者,是臺灣新式城門的代表作。承恩門是臺北市區僅存的清代建築之一,門外原建有甕城( 方形的外廓),於日據時期遭拆除。現與臺北府城其他城門共同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承恩門雄鎮臺北府城之北,由於面向北方,取意「承接天恩」之意而得名。清代自朝廷派駐臺灣的地方官員皆由承恩門入臺北城,與一般平民由南門入城之俗有所不同。
北門與其他三座城門(1905 年拆除的西門和1966 年改建前的東門、南門)一樣,都是屬於封閉的碉堡式城門,與小南門不同。城門臺座的石材採用的是大直北勢湖一帶山區的安山岩,經交錯堆砌而成。城樓外壁則以紅磚砌成,將城樓內部空間完全包圍,並且和屋頂、臺座連為一體,以加強結構;北面外壁接近圓拱門洞上方處有橫額,中間題有「承恩門」三字,加上落款「光緒壬午年」與「良月吉日建」。屋頂為閩南傳統建築常見的單簷重脊歇山式屋頂;除了作為大稻埕(約略位於臺北府城西北方)居民進城與出城的主要通道外,基於城門方位上面向淡水河口的緣故,因此對於防禦上的功能也有所側重,有對外監視作用的二方一圓外壁窗洞較一般城門稍小,這兩個特徵都與東門類似。城樓內部空間另外有一道內壁,與外壁形成一個「回」字形構造,雙重護衛城樓中央的活動空間。
從清朝延續到日據時期的這些種種記憶和古蹟,在現今捷運北門站中,都有著實體或意象的展示,再因今年臺北燈會的地點就在西門商圈的中華路周邊,各位看倌不妨利用春節賞燈時機順道做回文青,除了發思古之幽情外,更在現今的歡愉中,緬懷一下前人的篳路藍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