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日報【文/林小夕 編譯|圖/編輯部】
在以令人幾乎難以相信的速度接連放鬆COVID-19疫情監控措施之後,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2月14日承認無法準確掌握無症狀感染者實際數量,宣布即日起不再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而此時中國COVID-19感染人數正呈爆炸性增長。不久前還要繼續堅持不動搖的COVID-19清零政策,幾天之內就如海邊面對潮水的沙堡一般,迅速坍塌。如果說中國早已是全球唯一,一個臆想著可以實現COVID-19清零的大國的話,眼前的政策鬆綁速度之快,卻凸顯某種無序與混亂。
的確,11月23日,鄭州富士康工廠員工抗爭與警方的衝突,以及11月24日新疆烏魯木齊某居民樓火災慘案,引爆近三年來中國民間在面對疫情的驚恐與防疫措施的粗暴中,積蓄的無奈與不滿,反抗嚴格的COVID-19防疫封鎖措施的集會,在全國各地爆發,形成自1989年學運以來,最大規模的抗爭運動。一番警民對峙之後,各地封鎖措施陸續放鬆。如果說封控措施鬆綁,是因應民間抗議的被動之舉的話,此後僅兩周的時間,不僅比比皆是的核酸檢測站陸續撤點,商店、餐館陸續開門,而且,12月7日,政府再出新措施,強行送往方艙的隔離措施不再執行,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可以居家隔離,此前動輒封鎖小區甚至全城的措施,瞬間大幅縮小規模,改為局部有限封鎖,大規模核酸檢測也宣告停止,進出公共場所也不再要求健康碼。12月12日,記錄居民一切進出行蹤的場所碼也不再是必須。12月14日起,無論居民,還是專業工作者,顯然也不再有中國官方的完整COVID-19統計數字,儘管這些數字與現實的差距,一直引發各方質疑。
但中國為防疫措施鬆綁之際,也是冬季降臨,疫情不只是在中國,也是在世界其它地區,可能大幅反彈之際。法國就正處在第9波疫情的關口,而且,由於此時通常也是季節性流感的高發期。連日來,法國政府、醫療系統、媒體等,一方面不斷發出警告,提醒居民恢復戴口罩、勤洗手的基本防疫手段,另一方面也在密切關注醫療系統,是否會出現超負荷狀態,並思考可能的應對措施。
事實上,隨著醫學界對引發這場全球性公衛危機的COVID-19狀病毒,以及病毒株不斷變異的科學認知增強,中國在疫情初起時制定的清零政策,早已經失去理論基礎。中國閉關鎖國之際,其它國家政府與醫學專家、疫情專家等,結合病毒傳染性、危險性,以及醫療及系統應接能力評估,結合對封鎖措施對個人、對經濟生活的可能不良後果的分析,仔細研討、斟酌、權衡,並相應調整措施。僅以法國為例,政府加強疫苗接種,尤其是高危人群等重點人群疫苗接種的同時,先是藉助核酸檢測與健康碼,適度開放,隨後才在保證自願核酸檢測開放的同時,全面開放。所謂全民免疫是在有序的疫苗接種動員,以及逐步有序開放的的條件下最終形成的。相關措施是收是放,都需要全方位檢討、諮詢,並向民選代表,向公眾說明,以求最大共識。
而中國3年來,以隔離為唯一工具的清零防疫,卻是在短時間內迅速鬆綁,沒有任何過渡期。此前的清零缺少科學依據,如今鬆綁更像是放任自流,似乎既沒有考慮鬆綁後,必然出現的疫情反彈,更沒有考慮季節性流感來臨,可能造成的混亂,官方宣傳更是幾天內就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此前還危險萬般的COVID-19病毒,似乎轉眼就失去威力,完全沒有進行相應的輿論準備。COVID-19感染人數爆炸性增長,本是預料當中,但各發熱門診前的排隊長龍,藥店退熱藥的短缺,凸顯出中共執政當局危機管控的缺陷。中共衛健委不再公布無症狀感染數據,既宣示了此前這類統計,以及因此封區封城措施的徒勞,更暴露出政府面對疫情,某種失控的無奈。在3年來打著生命至上的口號,自上而下堅持清零政策之後,中國瞬間轉入民眾自我防控、各自為戰的階段。中國疫苗接種,尤其是高危人群疫苗接種不足的短板短時間內不會補齊,在一家又一家藥店,因店員感染人數太多,不得不關門時,在百姓因為恐懼,而不得不自行關閉在家時,中國如何走出眼前的疫情反撲,實在是未知數。
至此,習近平政權高調堅持的COVID-19零容忍政策,無疑已經徹底瓦解,但政府幾乎沒有嘗試自圓其說,就在如此短時間內放棄清零,不加任何遮掩地迅速鬆綁,也令人不能不產生某種疑問:原本定於一尊的高層發生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