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日報【文/嵐山 編譯|圖/編輯部】
2023年4月15日凌晨,正如綠色和平組織所言:德國反核運動沉醉於它的巨大成功,最後三座核發電站與電網斷開。在勃蘭登堡門,人們圍繞著一個象徵著核電過時的史前動物恐龍巨雕慶祝。不過,除了柏林、慕尼黑等城市少數的慶祝活動,柏林當局正式終結德國核電歷史時,沒有大張旗鼓。
德國逐漸告別核電,走過20年的路程,儘管爭議不斷,以及不久前不幸遭遇歐洲發生的能源危機,作為歐盟第一大工業強國,基本遵守2000年代初期制定的能源轉型時間表。特別是在日本福島發生核災難之後,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立場急轉,柏林從2011年加速終結核電使用進程。
在德國民眾普遍感覺,核電危險的潮流驅動下,柏林迅疾的棄核戰略,讓德國眾多的盟邦驚愕,後者認為核電在生產電力,以及去碳化進程中,仍會起到巨大作用。核電大國法國仍在繼續推動核電,並認為核電安全和乾淨。
烏克蘭戰爭引發的天然氣危機,給柏林當局再添壓力,關於關閉核電站的時機,在德國政壇如同在公眾輿論中間,再次引發辯論。
德國議會綠黨黨團的外交政策發言人特里廷反擊指出,告別核電,告別得太晚而不是太早!德國告別核電,可以說是綠黨的勝利。特里廷稱,4月15日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這是數十年德國強大的反核運動,對抗不可持續、昂貴且危險技術的勝利。
2003年開始,德國陸續關閉16座核電站。俄羅斯侵烏迫使這一進程暫停,在莫斯科切斷天然氣流量後,德國發現自己面臨著最糟糕的經濟情況。
蕭茲政府決定把本應在2022年12月31日關閉的核電站,延長使用數月,德國的冬季最終並未在能源匱乏中度過,俄羅斯被其他能源供應國取代,唯一的後果是走出核電的共識漸漸消解。在最近《德國公營電視ABD》公布的民調中,59%被詢問的民眾,認為在此刻告別核電是一個糟糕的選擇。
德國自民黨秘書長吉爾.薩萊批評表示:在一個仍然緊張的地緣政治環境中,這是一個戰略錯誤,儘管該黨是蕭茲與生態主義者,聯合政府的合作夥伴。
德國反對黨基民盟主席梅爾茨尖銳地批評表示,放棄核電是近乎狂熱的偏見,造成的結果。綠黨的創始神話戰勝所有的理性。梅爾茨應該不會忘記,他的黨的前任梅克爾擔任基民盟主席18年有餘,擔任德國總理也差不多16年,她對德國終結核電起了重大作用。
最後關閉的3座核電站,2022年在德國發電量佔比僅為6%,26年前,核電佔38%。從1997到2022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已經上升到46%,而10年前這一比例還不足25%。
不過,德國仍然是歐洲聯盟最大的排碳國,三分之一的電力依賴煤炭生產。去年,為應對俄羅斯天然氣斷氣,煤炭發電再增加8%。
德國使用能源的現狀與緊鄰法國適成對比。法國能源轉型部本周表示:推動化石燃料,以彌補淘汰核電帶來的電力不足的做法,不符合氣候行動。
對於一個告別核電的鄰居,法國這番話不知對方能否聽得進去。法國擁有56個核電站,以人口比例計算,為全球第一大核電使用國。在歐洲層面,柏林與巴黎有關核電的分歧非常強烈。
德國寧肯集中努力,實現2030年達到80%的電力,被再生能源取代的目標,同時,最遲於2038年關閉所有煤電廠。
這對德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出挑戰。德國總理蕭茲指出,未來幾年必須每天安裝四到五個風力渦輪發電機,才能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