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家姓戲 凝聚居民向心力 文化祭傳承 注入人文精神

「保生文化祭」中的「民間劇場──家姓戲」演出,臺下座無虛席,顯示直至今日民俗戲曲仍有其動人魅力。

林佳蓉/臺北報導.攝影

「保生文化祭」中的「民間劇場── 家姓戲」,自2017 年4 月1 日至4 月24 日, 在保安宮花園廣場演出。除了歌仔戲表演以外,還有布袋戲、北管等劇種共襄盛舉。

1994 年起,保安宮將傳統廟會活動注入現代的人文精神,於是開始了「保生文化祭」的活動,迄今已有二十二年。「保生文化祭」的活動時間從四月到五月底, 它帶動了中國大陸與新加坡的宮廟跟隨舉行保生文化祭,發揮臺灣正信宗教的文化感染力,已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特色活動。

「民間劇場──家姓戲」是「保生文化祭」其中的一個活動,每年家姓戲展演都是大龍峒地區的盛事。如今保安宮家姓戲的演出團體早已不局限於傳統性質的「家姓」,而是涵蓋了職業劇團、保安宮社團、學校藝術科系等三類:

今年參展的歌仔戲劇團,有秀琴、尚和、蘭陽、薪傳等職業劇團,有保安宮成立的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與保安宮杏壇歌仔戲社;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也帶領著學院部大部分的男學生與高職部的成員,演出三國戲《忠義神武》,該戲碼是今年保安宮家姓戲的開場戲。

臺灣傳統的地方戲曲,透過集體參與, 在相當程度可以達到情感表達與族群認同的目的。保安宮每年的家姓戲展演,藉此有效地凝聚了大龍峒居民的向心力。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