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世德/臺北報導
古城門亮起來。為迎接世大運,再顯臺北城風華,北市府2016 年平安夜啟動西區門戶光環境改造計畫,在點亮北門、鐵道博物館及北門郵局後,陸續進行東門、南門、小南門等三座城門之夜間燈光修復工程,七月底將再顯風華,完整串連呈現昔日臺北城之夜貌。
公園處處長黃立遠表示, 與北門同時期興建的東門、南門、小南門,同為臺北市歷史發展過程中重要之節點,北市府在改造北門地景廣場、闢建臺北行旅廣場、忠孝西路換裝LED 路燈、西門徒步區照明換裝等西區門戶計畫一系列光環境改造之後,以城市美學角度,把城市裡或鮮明或朦朧的微光美感,與三座古城門結合,呈現不分晝夜的光藝術,讓光環境改造延伸向大西區範圍。
三座城門將運用不同光強度之高演色投光燈再現斗拱雕塑感及彩繪層次、強化紅色廊柱,勾勒城門座輪廓,體現砌石堆砌感,城門門洞藉由漸層明暗動態白光單向和緩溢光,體現城內城外意象,勾勒城內外及過往人流記憶;另在遠處架投光燈凸顯屋脊輪廓及雉堞輪廓, 於背後環境光中對比顯現屋面瓦,形塑視覺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