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明/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打破實體博物館的空間限制,推出行動博物館方案,配合場域大小再現博物館的展覽內容,讓學校、活動中心、甚至是辦公室,都能搖身一變成為博物館, 並設計有趣的體驗活動,讓大家都能沉浸在博物館的美好。
目前已開始進行各項行動博物館方案, 因此各館在策展同時,也會考慮是否能符合行動博物館的需求,展覽物件是否能夠模組化,除了希望行動博物館能有更豐富的多樣性,以及更精彩的可看性以外,也可延伸展覽帶給大眾的影響力及後續效益。
市立圖書館「行動書房」推出的行動書櫃,堪稱行動書車的進化版,不僅能辦證還可借書,將側板拉開之後就能舉行說故事活動,或是辦一場主題書展,是深入推廣閱讀的好幫手。
十三行博物館「考什麼古」,則展示以十三行與大坌坑遺址文物為基礎,開發出來的展板、模型、教育用標本、教具,甚至還有利用最新技術製成的複製品;茶博館「打開鍊茶師的神祕多寶格」,則是準備一個木製展示箱,裡面包含每檔主題展覽的茶文化內容,比如像臺灣茶葉、製茶機具模型,如果使用行動載具掃描,還能看見不同顏色的茶湯。
新北市文化局長林寬裕表示,博物館精心策劃的展覽,通常在展期結束後,展示品就會放進庫房收藏,若能夠將這些展覽物件重新組合,在各個地方巡迴展出,則可讓博物館充分發揮公共性。另外,行動博物館也是不錯的前導廣告,可藉由展示部分內容與體驗活動,引發民眾的興趣,拉近博物館與民眾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