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樺/臺北報導
轉眼來到年中,究竟下半年的房市會如何發展?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副總監黃舒衛表示,以今年上半年成交市況來看,若以六都的買賣移轉成交量為例,幾乎都有1 成以上的漲幅,全臺截至目前為止,成交量比去年同期提高2 成左右,預計下半年的房價波動趨穩。
2016 年的成交量是26 年以來最差的一年,因為去年1 月1 日房地合一稅上路,新的稅制讓整個投資客獲利空間大幅衰退;再者,去年第一季適逢總統大選,農曆年前又發生臺南大地震,不久內政部也接續公布全臺土壤液化區; 而川普的當選,又讓國際局勢充滿變化。鑒於新政策實施、政治局勢變化以及天災的影響,這群黑天鵝是導致2016 房產市場低迷的原因。
進入2017 年,從國際面來看,今年1 月1 日中國大陸的「肥咖條款」衝擊臺商或高階臺幹的資產配置,因此不少臺商、臺幹趕忙在政策實施前,把資金移轉回臺,並且把錢放在相對比較保值、抗跌的不動產。
就國內市場來看,今年政府似乎沒有打房的動作,臺北市長柯文哲也表示要對房屋稅等措施進行檢討,顯示無論是建商、政府機關、主管單位到一般買方,大家在心態上都做了相當程度的調整,所以今年的交易市況,年初卻是比去年同期「熱」。
就價格面來說,前兩年價格修正幅度動輒5%甚至10%,但就目前的市況來看,震盪幅度大約在2%上下。許多名嘴鼓吹議價從七折開始砍,黃舒衛認為,如果屋主發現房價下降的幅度有限,未必肯讓利太多,尤其現在利率這麼低,倘若屋主不缺錢也沒有屯房稅的壓力,那麼賣方要議價的空間自然有限。
現在主要是一些大型的物業、建商或投資客,因持有成本過高,一整棟可能就要繳上千萬房屋稅,如果沒有其他的解套方式, 自然願意讓利趕快出脫。這是因為建商跟投資客因手上房子多,才會受到這種懲罰性的稅,但這對一般自住客完全不受影響。由於兩邊的條件不同,相較於建商與投資客願意降價的空間較多,一般賣方願意降價的幅度還是不大。
在成交量部分,預期也會比去年好,除了今年利空因素消除,再加上高資產族群購買豪宅的需求穩健復甦,以及建商有屯房稅壓力,而較願意讓利來解套,因此下半年成交量的幅度應會較同期增加,且增加的幅度不小,預計今年全年全臺移轉量28 萬上看應該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