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湧泉區價值 中市府創基礎資料庫

大安水蓑衣生態教育園區是全臺水蓑衣數量最多地方。
(圖/翻攝自網路)

曾玉如/臺中報導

臺中市政府推行臺中市湧泉調查及利用計畫,建立湧泉區基礎資料庫,主要目的是為了探討湧泉對於地方文化與經濟上的價值。日前更進一步在大安區農會辦理「認識我家厝邊湧泉」講座,邀請講師分享人類湧泉用水軌跡、湧泉保育與多樣性價值,讓社區民眾在引導說明下,去探索在地湧泉文化,盼讓優質鄉土永續流傳。

水利局指出,湧泉對於地方文化與經濟上具有豐富價值,因此市府特別邀集專家學者針對臺中市湧泉實施調查及再利用計畫,建立湧泉區的水質、水量、生態、文化、產業等基礎資料庫,並規劃湧泉整體發展,包括生態環境復育、產業營運操作模式,以及永續經營發展。

日前座談會上,以現地導覽介紹大安區湧泉社區總體營造概況,分享國內外相關案例,希望能對大安區湧泉文化有更深入的探討。

大安水蓑衣生態教育園區屬於大安溪及大甲溪沖積扇地下水分區,水利局表示,經調查地下水資源蓄積豐富,地下水水位相對穩定,當地農民以乾淨的湧泉培育出許多優質農產品,如水稻、青蔥及芋頭等。大安區農會更將稻米特別取名為「安泉米」,口感香味十足,深受消費者喜愛。

期待藉由座談會,讓在地民眾了解湧泉生態保育、文化保存、觀光與經濟產業價值,凝聚社區保育自然資源的共識。市府也可傾聽在地民眾聲音,作為後續利用可行性評估與規劃基礎。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