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鈞見/臺北報導
在傳統習俗中,農曆七月俗稱「鬼月」,從農曆7 月1 日凌晨起地府鬼門開到農曆7 月29 日鬼門關,這段期間民間為祈求消災解厄、諸
事順利平安,各地均舉辦大大小小的祭典,尤以農曆7 月15 日中元節這一天達到祭典的最高潮。像由基隆市政府舉辦的「雞籠中元祭」、宜
蘭縣頭城及屏東縣恆春的搶孤,都是中元節重要的傳統習俗。
雞籠中元祭是交通部觀光局所制定的十二項重要節慶活動之一,中元祭典自農曆7 月1 日老大公廟開龕門開始,歷經12 日主普壇開燈放彩,13 日迎斗燈遶境祈福,14 日放水燈遊行,海濱放水燈頭,15 日公私普渡、跳鍾馗以及8 月1 日的關龕門,活動為期一個月。
頭城搶孤是臺灣規模最大的搶孤活動,參賽隊伍以疊羅漢方式,攀上塗滿牛油的棚柱及孤棧,在攀登過程中,所取下的食品則丟下棚架,供棚下觀眾撿拾,取下棧尾的順風旗,才算奪標。另外,還有老街巡禮之水燈遊街、鬼門關閉前一天至竹安河口放水燈、北管鬥陣等活動。
恆春豎孤棚活動於每年農曆7 月15 日中元節晚間進行,流傳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活動現場將豎起數根長約三丈六、塗滿牛油的原木,並再搭建孤棚於原木上,由民眾自由組隊參加,率先取得孤棚頂端的錦旗者即優勝,藉此宣揚並承續先人人飢己飢、悲天憫人的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