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獺的那些事(獺作家)

(作者手繪)

常常因為幼仔出生而在動物園掀起朝聖旋風的可愛小傢伙:水獺。適合生存的條件如何?喜歡在那些地方出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獻指出,歐亞水獺為水陸兩棲性,不但擅泳亦可在陸地上行走。牠們以魚蝦、水棲昆蟲等水生動物為主食,因此經常在海岸、溪流、湖泊、沼澤等水質好、少污染、少干擾、食物豐富的水域出沒,但還是會回到陸地上棲息、生殖、育幼。

儘管水獺對棲地的要求相當有彈性,但相關文獻仍指出水獺出現較頻繁的水域有以下特性:

(1)大面積、相互連結的棲地,未受道路、壩體、閘門、流域陸化或水管化等因素造成棲地間的阻隔,而影響水獺的利用、交流、擴散、避開短期干擾或不利的環境或導致跨越道路被撞死等;

(2)水質良好且水位相對穩定的水域,能提供水獺所需食物來源,包括魚類、水棲昆蟲等水生動物棲息繁衍的棲地,以致能提供充足的食物資源;

(3)水域周邊植被覆蓋良好,有天然或人工的、石堆、漂木堆、崩塌的堤坊、涵管可以提供水獺躲藏、休息的場所;

(4)水域邊坡自然度高且不會太陡峭,有利於水獺進出水域,並利用邊坡挖洞躲藏;

(5)無或低度干擾,包括人類活動、燈光、噪音及貓狗等動物的干擾。其他有利於水獺棲息的條件還包括水域內有大石或小島,讓水獺覓食時可以暫時休息、進食、躲藏等。

由於受到棲地破壞、污染、獵捕等威脅,歐亞水獺在歐亞各地數量與分布均大幅下降。根據「臺灣脊椎動物誌」的紀錄,水獺過去分布於台灣全島1500公尺以下山區的溪流附近,三峽、台中、花蓮、新竹、高雄各地均有發現的報告。但是近二十年餘來臺灣本島均未有正式之調查報告報導野外發現該種的確實記錄。因此本物種已名列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之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

請大家要愛護環境啊,讓我們共同讓下一代能在野外覓得牠們的蹤跡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