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創新黑客松 不挖土挖資料

「2017農業創新黑客松」日前於臺北創新實驗室登場,競賽匯集144人共40組隊伍,在連續33小時的馬拉松腦力激盪,藉由科技力挖出台灣農業問題。(圖/行政院農委會)

馮鈞見/台北報導

 

拜科技發展之賜,農業已顛覆過去既有的體力、機械等生產方式,朝「智慧農業」邁進。「2017農業創新黑客松」日前於臺北創新實驗室登場,競賽匯集144人共40組隊伍,在連續33小時的馬拉松腦力激盪,利用雲端科技、大數據分析、智慧化機械等技術,「挖出」農業經營的問題與機會,展現台灣以科技力量優化農業的堅強實力。

 

本屆「農業創新黑客松」以「今日不挖土,我們挖資料」為口號,吸引來自台灣各地的參賽者組隊報名。競賽使用的開放資料來自農委會建置的「農業資料開放平臺」網站,網站自102年起正式上線,累計已開放超過8百項資料,內容橫跨農漁畜牧產業。

 

參賽團隊必須在各項開放農業資料中,「挖出」農業經營的問題與機會,並且結合雲端科技、大數據分析、智慧化機械及感測器應用等技術,從農業實務端到程式技術端,以團隊協力解決農業問題,並提出農業經營的創新科技方案。連續33小時的馬拉松腦力激盪,各參賽團隊在短時間之內卯足全力,翻轉台灣農業力。

 

依據「黑客松」賽事的傳統,賽事中必須備妥充足的糧食,以供參賽者維持充足體力及愉快心情,對應長時間的連續討論、交流及腦力激盪。此次「農業創新黑客松」維持傳統更突破傳統,在賽事進程中分享台灣農產,包含在活動現場供應四章一Q的食材餐點、台灣當季水果,並且販售農特產品。值得一提的是,競賽獲獎獎項更加碼歷屆百大青農種植的優質農特產品,讓參賽者不只從科技的角度接觸農業,更能實際品嚐、體驗在地農產。

 

而提供競賽場地的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則表示,台北市的農業現有9千餘戶農民、3千多公頃的耕地面積,農業發展有別於農業大城的生產模式,農業主軸在於結合在地特色發展兼具休閒與遊憩功能的精緻農業,例如木柵貓空鐵觀音、南港包種茶、竹子湖海芋季、白石湖有機草莓等。

 

產業局表示,市府致力為產業創新營造最佳的支持環境,也期許匯聚勇於突破創新的人才與產業,讓台北市成為實現各式發想的創意城。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