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資源生生不息有解 澎湖以海為田永續發展

文╱俞鴻樟 圖╱編輯部
身為海島子民,你不能不知道台灣漁業有多威!遠洋漁船船隻位居全球之冠、鮪魚捕撈量世界第1,造就出全球水產貿易龍頭、世界前3大漁網製造商等國際大咖,這些霸主們背後的人脈與金脈,都是在台灣舉足輕重的政經家族,隨著日前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正式掛牌,已說明漁業對台灣發展的重要性,比你想像得還要大!
台灣號稱漁業捕撈大國,目前仍以遠洋漁業為主,2016年產量為58.4萬公噸,產值達377億元台幣,分別佔總漁產量(100.4萬公噸)及總產值(864.5億元新台幣)的58.2%及43.6%。台灣是全球鮪魚、魷魚、鰹魚、秋刀魚等的主要捕撈國,台灣漁業是否仍成為全球重要捕魚國家,以目前執政團隊陣容勢必面臨嚴重挑戰。台灣遠洋漁業因未遵守國際管理規範,遭歐盟舉黃牌迄今已逾兩年卻還無法解除。這除了透露出相關法規未周全外,其關鍵還是在台灣漁業主管部門的管理及執行能力,並未讓歐盟放心。

台灣遠洋漁業展成熟。

若政府無法提供杜絕非法漁業活動具體實績,和堅決執法決心及承諾,只想如過去般虛應,一定會影響到台灣未來在全球海域作業,以及合法漁業配額,台灣遠洋漁業將被迫產生結構性的轉變,遠景黯淡。
其實台灣不僅遠洋漁業遭遇困境,沿近海漁業也因長期濫捕、非法捕魚、沿岸海域汙染、管理鬆散、不當漁業補貼等等因素,導致該漁業資源瀕臨枯竭,漁船休魚數量大幅增加。
政府由於長期缺乏整體規劃,以及有系統的調查分析,政策常隨政治轉變,無法得到在地漁民的認同與配合,使得台灣沿近海資源枯竭更加惡化。讓曾是「養殖王國」的台灣養殖漁業,也因政策偏誤,加以水產科研領導者缺乏國際視野和聲望,已失去昔日風華。目前也正面臨優質種苗短缺、疾病叢生、產銷經常性失衡、外銷市場受挫等困擾。
先前漁業署積極推動海洋牧場,遴選台東、宜蘭與澎湖等示範點,尤其澎湖離島姑婆嶼、烏崁就占了兩個點,期望透過栽培漁業,達到「以海為田」的理想,找回台灣的漁業資源。值得一提的是,澎湖烏崁規劃為禁捕海膽區,除了保護資源之外,澎湖姑婆嶼還有文化與促進漁村多元收益功能,其長期由當地廟宇主責管理分配野紫菜採收,因當地魚群資源生態豐富,未來也可能朝生態旅遊發展。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