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中正路上的濟德宮(媽祖廟)
從汐止火車站到禮門街這一段短短一千公尺的中正路上,是昔日水返腳的發祥地,也是汐止聚落發展的主軸。其實,傳統市場的存在較之量販賣場越顯出其地方人文活動的生命力。老街親切的空間尺度和清、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更使得汐止另一種純樸風韻表露無遺。
濟德宮
建於清嘉慶年間,距今約有180年的歷史。主祀神明是天上聖母媽祖,同祀神明為清水祖師、城隍爺、地藏王菩薩、保儀大夫(現在供奉於忠順廟內)、註生娘娘,配祀神明有千里眼、順風耳。
現在廟中仍存有兩對石柱可以證明廟史的年代。一對位於正殿兩側,是道光年間的古物,對聯為「濟用舟楫水轉峰迴照神光,德為勝人稱姑道母任子孫」;另一對在註生娘娘殿中,為咸豐年間的石柱,對聯為「齊明遍天下為敬奉承,祥開宋代子惠蒼生;至德配坤元含弘光大,蹟著湄洲母儀天下」。來到濟德宮這座歷史悠久的媽祖廟,不禁讓人感受到舊時建築之美。
在每年農曆3月23日為天上聖母聖誕,會舉行盛大出巡儀式及祈安法會。農曆4月6日至5月14日會請霞海城隍爺、尪公出巡,為地方祈福,保佑地方平安。
許多老舊房屋會因為不斷的改建而消失,唯有廟宇,因為信仰而保存了下來。但是有時也會因為信徒善意增建而改變了廟身的原味。
忠順廟
廟祀奉汐止區最悠久的尪公,其原祀於濟德宮,光復後從濟德宮隨清水祖師出巡的保儀大夫在巡境結束後,並未回到濟德宮,而轉進到原日本神社旁的能久皇移居所,因而將該移居所改稱為「忠順廟」,並開始供奉保儀大夫。初期擔心缺乏經費運作,特別撥付中正路之店面一間,以房租為「尪公田」之營收。
▲忠順廟為中國與日本宗教風格的建物交雜著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慘敗,被迫割讓台灣。1895年,能久親王率領近衛師團20艘艦隊抵達台灣,5月29日自三貂角澳底登陸,6月11日順利進入台北城。當時的水返腳,就位於日軍前進路線的中繼點,能久親王曾駐紮於汐止忠順廟之遺址(當年為蘇家房舍)。
日本接收台灣並不順利。近衛師團在台灣停留半年,從北至南,遭遇無數台灣民兵誓死抵抗,相傳能久親王於嘉義中伏受傷,死於台南(但日本官方說法,能久因染病而逝)。後來,日本政府明訂能久親王曾駐紮之汐止住所為「遺跡所」,號為「能久宮」。台灣光復後,能久宮改名「忠順廟」。從忠順廟外觀來看,神社應已遭拆毀,改建為中國式廟宇,但廟宇周遭仍可看到當年的神社遺跡。
忠順廟為中國與日本宗教風格的建物交雜著,日式的石燈座上還有日本天皇紀元及昭和年號的石刻;忠順廟內供奉著關帝爺,則是中國神祉,廟內東西壁各題「忠」、「孝」兩大字。